第201章

从龙+番外 竟夕起相思 864 字 3个月前

林晗心如擂鼓,面上故作镇定,语气却有几分急迫难耐。

“你见过?安国郡王不是早就战死沙场了。”

“哎呀老爷。先郡王是死了,他儿子又没死。等世子袭爵,不就是郡王?”

林晗默然片刻。难怪碧霄突然出现在凉州,他就知道,卫戈一定也来了。碧霄受了伤,休养几天,已经大好,只是不愿意飞,连主人都不管了,就守着他。鸟儿不肯帮忙,即使他知道卫戈到凉州,也没法找人。

饭吃到这,林晗再难以下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塞外去。他起身拍拍两人,叫了些羊肉葡萄酒,便让他们收拾进包袱。胡姬老板正当垆卖酒,嬉笑逢迎间莺声阵阵,偶一抬藕臂,袖间轻纱顺势滑落,露出截凝脂般的肌肤。

老板姓康,店内人来客往,都唤她康姑娘。这几日林晗在凉州城,多亏有她照拂。康姑娘原是塞外达戎人,来凉州做生意十五年,根基比大部分梁人还深。她口中的消息,也比杨启这等人生地不熟的奴婢准确得多。

康姑娘旋旋转身,水汪汪的眼儿瞧见林晗,霎时秋波含情。林晗淡淡一笑,给她作了个揖。

“康姐姐,我这就要走了,来跟你道别。”

康姑娘的笑容凝住了:“去哪?”

“塞外。不知多久才回来。我心底感激姐姐,特来道别。”

她轻叹一声:“塞外近来可不太平。你要是走,就走西边商道,到宛康城。前才有官军去了,牛鬼蛇神没那么多。”

林晗故作惊讶:“怎还有官军。我可不敢和官府抢道。”

康姑娘掩唇轻笑:“谁让你和官军抢路。你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不就成了。”

林晗颇有些羞怯,轻声道:“还是姐姐聪明。”

他转身就走。胡姬却舍不得,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这就走了?”

林晗点头:“是呢。我……家里的人,都在塞外,等着我去找他们。”

两个小厮收拾好行囊,杨启颠颠地来问时辰。林晗望着神情不舍的康姑娘,道:“劳烦姐姐再来些羊肉,要生的,带血的。”

他一招呼,屋外一阵扑剌剌的拍打声。林晗掀开厚重的羊皮帘子,躬身出去,进来时臂上架着只雄赳赳的猛禽。

碧霄挑嘴,只吃新鲜带血的肉,才来林晗身边时食水不沾,害得他担惊受怕,以为小鸟儿也活不成了。哪成想只是因为挑食。后来肯吃东西了,不仅挑嘴,倒钩似的喙跟没长一样,吃饭时自己稳如泰山,非要林晗撕肉喂它。

老板端上鲜肉。碧霄一如往常般挺胸昂首,神气地望着林晗。林晗取出匕首,一刀刀划在羊肉上,每喂一下,它便发出阵娇气的嘤鸣。

他握着匕首失神地想,这鸟不知道像谁。转念一想,深觉自己被卫戈带歪了,真把它当儿子不成。

杨启在门口牵马。林晗一出酒肆,寒风裹着大雪,拳头似的往身上砸。这家店邻近西峪关,出关后再往北二三十里,就是受降城宛康。他对边关风物不甚了解,这条路怎么走,还是当初去灵州,闲谈时聂琢告诉他的。

燕云军约莫六七天前到的凉州,在城中耽搁一两天,还剩几日的时间赶路。既然是护送公主,肯定比行军慢了不少,说不定这会正在宛康。三人打马到城门边,还没到开关的时辰,城楼下聚集了众多商队。林晗使了些银钱,找了个贩茶的胡商,等关口一开,便混在马队里出了城。

一出西峪关,景致就大不相同。霜天欲裂,飞雪莽莽,前路看似辽阔无垠,却望不清方向。大雪天马跑不快,他们只能跟着商队慢慢走,沿途偶尔停下,和脚夫攀谈,问出一二句关乎和亲的传言。

众人说这次去和亲的是平都公主。青门关之后,平都被苍鳞军劫走,后来被朝廷赎回盛京。这才过了多久,她却要去和亲了。平都性子骄傲,和亲一事对她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不知是怎么同意的。

大雪连下三日,到第五天终于放晴。林晗自忖赶不上燕云军了,有些泄气,沿途拼命打探官军的消息,得了信报即刻飞马扬鞭,飞驰在默苍山以南的荒原之上。

天边透着橙黄的光晕,霞光朦胧,是晨曦降临的征兆。他们不知不觉过了宛康城,到了达戎属地的边缘,便在一个叫鸣沙坡的地方勒马。回头一望,隔着雾气和灰尘,长城的影子在不远处巍峨耸立着。

鸣沙坡依傍着绿洲,绿洲里杂居着众多胡族。达戎人,番族人,甚至是寒疆人,在那都看得见。绿洲里最大的村落叫古泉村,三人还未靠近,便见村口篱笆边拴着十来匹高壮战马,几个军士抱着草料,正往马槽里铺。

杨启一见这架势,有些发悚:“老爷,要不换个地吧。这里面都是当军的,咱们惹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