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颍川虞氏,祖上曾是豪门大族。不过最近百年逐渐没落,家中出仕的都是五品以下的地方官。在河东道尚算是望族,和京城里的真正世家贵胄相比,自然是差得远。

当然了,临泉梅氏,也只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乡绅望族,因为出了梅老先生这个五品知府,和虞氏算是半斤八两。

因此当年才会谈笑定下娃娃亲。

但梅望舒这几年在京中声名鹊起,官居御前翰林学士,连带着梅氏在老家的行情也水涨船高,虞氏那边频繁走动时,隐晦提起数次当年的娃娃亲。

被梅家以‘小女体弱多病,乡下无名医,送去京城她兄长那边养病’的借口,搪塞至今。

“虞五公子……”梅望舒琢磨着,“比我还大上一岁,今年岂不是二十七了。”

身体康健,家境优渥的年轻男子,二十七岁尚未婚配……

不要说远在河东道,就算是民风最为开放的京畿地带,也是极罕见的情况了。

“二十七了,他竟还等着?”嫣然是了解几分梅氏老家内情的,算了算年纪,也吃了一惊。

梅望舒捏着虞五公子的书信,指尖碰触着封口蜡漆,罕见地迟疑片刻。

“我这儿近期脱不开身,总拖着也不是个事,白白耽误了人家。要不然,叫父亲回绝了吧。”她轻声商量着,就要把虞五公子的信往那摞未拆封的书信里放。

嫣然赶紧拦住了。

“千里迢迢的写了信来,好歹拆了看一看。”她劝说道,“大人在老家待到十五六岁才上京城来,说不定,人家念念不忘年少青梅竹马,痴心不改呢。”

“青梅竹马什么的,或许有,或许没有,不一定。”

梅望舒往回想了想,除了京城这十年的印象深刻入骨,年少时期的记忆相隔了两辈子,互相掺杂,越想越模糊起来。

“我不怎么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