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难劝下来的事情,才越受重视。为了说服扶苏,齐王给了好几次贿赂,投入的沉没成本太高,反而没办法轻易放弃了。

这个时候扶苏表达了秦国的为难之处:粮食不够用。

齐王:寡人之前都给了那么多钱了,好不容易说动长公子攻楚,决不能因为粮食这等小问题功亏一篑!

缺粮是吧?给给给!

郦食其趁机提出了偷梁换柱的建议,说可以用运送书简的借口运粮,避免臣子阻拦大事。

齐王建:好主意啊!郦食其你真聪明!

粮食装车之后,竹简再往车上一堆。粮食藏在里头,大家只能看见外面的竹简,太妙了!

但郦食其又说:不行,竹简如此笨重,影响运输。这样,我秦国有一种新的书写载具,十分轻便,看着却体积不小,也比竹简好遮掩。

先秦时期书籍字数都不太多,书本薄薄一本就可以承载一部著作。用它来抄录的话,一车不仅能装很多粮食,还能装好多本书,比竹简划算得多。

扶苏亲自带人试验了一番。

他试出了书册和粮食要如何堆放,才能放入尽可能多的粮草和书籍,还能做到完美掩饰下面的粮食。

齐国确实有很多藏书,父亲想要,那扶苏一定要为父亲弄到。

有纸有印刷术总不能放着不用,正好仗着齐国人不了解书本纸张的特性,糊弄他们。

任哪个没见过纸的人都想不到,一张纸就能记载一卷竹简的内容,更想不到一本书能轻到那个地步。到时候看到沉重的车辙印也不会多想,只以为书本就是这么重。

得到齐王的答复之后,秦国的匠人就带着他们提前做好的工具,在士兵的护送下奔赴齐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