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阻拦边军北下倒也不是做不到,只需陈兵于代地和赵地之间,遥遥对峙就行。”

这样一来,在没有外力的干扰之前,两方军队都不会轻举妄动。赵军怕自己打过来会遭遇南北夹击,秦军也担心开打后没法及时支援后方的攻赵部队。

但这么做的话,就要牵制走很大一部分秦军了。

攻赵的部队自然是人数越多越好,这么多人放在对峙上太浪费了。所以在众人心里最完美的状况,莫过于用一小股部队营造出大军列阵的假象,吓住边军。

假象终归是假象,正式开战一定会暴露。那么为了一直骗下去,就得阻拦边军南下。

“正常情况下,代地的边军是不会主动南下支援的。所以只要稳住了赵王,就能哄骗边军一直在北境待着。”

至于怎么哄骗赵王,这是郭开的拿手好戏。

让郭开告诉赵王这次秦军攻赵并不顺利,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兵。赵王根本不懂军事,只要防住了其他人跑来告密,赵王就能一直被瞒在鼓里。

这个说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赵王迁觉得:既然秦军没那么厉害,那干掉李牧也无所谓,赵国有的是大将可以抵御秦军。

杨端和忍不住感慨:

“此次若能灭赵成功,郭开当居首功。”

打仗分明是将领的工作,但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庙堂之争。这让身为大将的他们心情十分复杂,总归有点不那么爽快。

扶苏适时安抚诸位:

“若要正面应战,我大秦也并非灭不了赵国。只是举国之力出征太亏了一些,将军们不如多留点精力去攻伐其他四国。”

言下之意便是,将军们的能力我们大秦还是非常认可和称赞的。虽然这一次没能给你们充分的发挥空间,但那是将军们为了大秦保存国力做出了牺牲,我们都记得呢。

武将们听得心里舒服,心头的一点点小不悦也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