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天幕既然提到了水、旱、虫、饥荒四灾,说不定待会也有旱灾的预防办法。”只要没有水灾、旱灾、虫灾,自然不会有饥荒。

武周时期

武则天挑了挑眉,“婉儿,天幕这次的书不一般啊。”

上官婉儿点点头,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书。”

谁知武则天摇了摇头,“朕不是说这个,朕是说这才第二本,哦不对,第三本书,天幕就卖出这等好书,只怕后面还有不少。”

按照往常的规律,压轴的书才是最有用的。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听到232这个数字眼前一黑,大宋总共才多少年啊,就发生了这么多次水灾,还河堤决口54次,是天幕列举出来的朝代中最多的。

人家清朝四百多次水灾才河堤决口15次,大宋怎么决口这么多次?

难道是清朝的治水技术比较先进?

是了,大宋之后的朝代河堤决口次数都比大宋少,后世就更不用说了,天幕出现几年就没听她说过后世有什么天灾。

要么是没有,要么是后世赈灾及时,处理得当。

不过也是,后世有天上飞的飞机,水里游的游轮,地上开的汽车,速度比起马车来快多了,又有那么多高产粮食,衣食无忧的,救灾及时也不足为奇。

洪武时期

朱元璋瞪大眼睛:“大明国祚才276年,就有278次水灾,那不是年年有水灾?”

想到元末天灾不断,地里颗粒无收,遍地尸殍的场面,朱元璋心里一寒,“买,这本书一定要买下。”

【有宝贝提到水灾解决了,那旱灾呢?毕竟古代又做不到人工降雨。别急,这不就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