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裕州官府这边也非常的忙碌,还临时增设一支工作组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务。

说起来,这次韩彻实施的一系列赈灾救济的举措,在两地州郡开展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配合。

时下在自然灾害这块,朝廷其实也是很重视的,并且还制定相对应的损免制度。奈何这份损免制度却又跟官员的考核制度,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矛盾。

这在以人治为主的古代封建社会下,朝廷制定的一些律文,尤其是对远离京城等地方而言,在实施起来时真就主要取决于吏治的好坏。

就好比过去面对自然灾害时,一些地方官员为了避免遭受朝廷责罚,影响自己的升迁前途,难免就会出现匿报或妄报。

而韩彻这次的举措,难得的能让两地今年的税收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影响,地方官府自然就会积极的来配合。

很快,裕州府城的常平仓里就堆积了一大批的食盐,土特产还有手工制品。

数日后,松州官府果然也收到了这批食盐。

接着,松州官府再安排盐吏,将这批食盐以每斗二十五文的作价,开始对松州的百姓进行临时性的专供售卖。

朝廷如今对食盐实施的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全面禁榷制。这就等于食盐除了制作这块之外,其他的一切事务都是官府在管控。

在这般严格的专卖制度下,就造成了售卖自开始后,松州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纷纷拿着自家的户籍,跑去排队购置食盐。

这批食盐作价比新帝登基时,朝廷改制后所制定的四十文一斗,还要便宜十五文钱,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救济松州这次受灾的百姓。因此售卖数量有限制,能购置的人员也必须是持有松州户籍的。

这时,松州常平仓里也囤积了一大批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