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古代婴幼儿存活率远不如现代,柏州又过于贫穷,于是不缺“货源”的放贷人在接受孩童做抵押时,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出手,也是有一些门坎的。比如年纪太小的不要,身体素质太弱或有明显缺陷的也不要。

尤其是这几年,能被抵押出去的孩童便大多都是已经到了知事的年纪,属于放贷人很好出手的“货物”。

因着韩彻又来了这么一出,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闫家便又被赎去近两百名孩童。

最要紧的是,有些孩童闫家甚至都已经将其售卖了出去。结果那些百姓在官府的撑腰下,拿着契书过来赎人,逼得闫家不得不耗费更多的银钱,去把人重新赎回来。

闫家因这事银钱损失的可不少,人也得罪了好些。

闫四郎被这事弄得可谓是焦头烂额,急火到不行。若非这次行动的是官府,又有闫家主的制止,闫四郎早摁耐不住了。

“我早先便与你说过,凡事勿要急躁。若非你未到时间便去寻卖家,纵使那些人拿了契书来,又能如何?”闫家主瞪向他。

以往这些拿来做抵押的孩童,再在高利息的快速滚动下,基本上是绝了被赎回去的可能。所以如未到时间便把抵押的孩童拿去售卖的事,闫四郎并非第一次做了。

“我,我这不是估量着他们赎不起人了么!正好又有买家需要……谁知道这位新刺史会来这么一出。”闫四郎不甚服气的说道。

闫四郎就没见过像韩彻这样的人!

在他看来,韩彻这么做简直比传说中的散财童子还要来得离谱。这哪里是慷慨,这明明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