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样貌气质,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博闻广识的翩翩君子,完全猜不出是一只胸无点墨的老虎,甚至目前连蒙学课程都还没有上完。
不得不说,凌山虎王对子孙们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虽然没有让他们拥有文化人的内涵,却让他们拥有了文化人的外貌,一眼望去,相当能唬人。
只是王十二郎还是有些忍不住,他假装不在意地问道:“不知道我和子谦你私塾里的学生比起来,谁的学问更好?”
贝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十二郎你了。”
这下,王十二郎终于按不住自己嘴角得意的微笑了。
“子谦谬赞了。”王十二郎意思意思地谦虚了一下。
至于数年过去,贝榆私塾里的学生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最新一批都是刚进来的童子,不过七八岁,刚刚开始蒙学教育不久,而王十二郎已经学了十年蒙学课程这种事,就无需多说了。
贝榆毕竟只是个秀才,教不了太多科举的内容,顶多只能把学生带到秀才,故而真正想要走科举之路的人,都是去举人建办的私塾。在他这里上学的学生,大多是小商贾、小地主的孩子,这些人把自家子弟送到贝榆这里来,主要不是为了科举,而是为了让自家孩子识点字,将来不至于成为一个文盲,被人欺骗。不过贝榆还是很负责地将《三字经》、《尔雅》等儿童科普读物,和四书等蒙学基本的课程都教完。只是偶尔,贝榆的私塾里还会出现一些农家和寒门子弟,甚至还会有一些大龄学生。
当然,贝榆教过的最大龄的学生,自然是王十二郎无疑了,而他也是他教过的时间最长的学生。
王十二郎是贝榆的恩人挚友,贝榆自然不会像过去教过王十二郎的大儒一样,骂他愚钝,是个榆木疙瘩,然后拂袖而去,他反而觉得王十二郎是一个心智坚定、一心求学的坚毅之士,有一些读书人没有的风骨。
纵然学得再慢、再艰难,王十二郎却始终没有放弃,一心向学,其百折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