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尽管生活艰辛,他还是忍不住拿起了笔,在墙角,在桌台,在皱巴巴的黄纸上,写下一首又一首的诗。

过去万世通在摊上一边代人写信,一边卖诗,可惜的是,在诗歌没落的今天,少有人能慧眼识珠,愿意买万世通的诗。

林苏到来之后,万世通心情激荡,文思泉涌,诗兴大发,一气呵成,写下了数首赠友诗,让林苏,也有了成为诗歌题目的一天。

重逢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徐覃检查完县衙的公文和过去的案件,并解决此地变法停滞一事,考察完当地气候地理人文特产之后,他们便要离开了。

此地县令被徐覃发现有贪功之嫌,曾经为了冒领功劳而给无辜百姓定罪,已经收押查看,等朝廷传来指令后便能发落,到时候还会有新的县令前来。

在林苏的资助下,慈幼院终于红红火火地开了起来,换了一个大院子,众多孩子们终于无需挤在几个狭窄昏暗的房间里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张床。

万世通作为慈幼院里难得识字的人,当仁不让地做起了帐房,并兼职先生,教导孩子们基本的常用字和数算,无需再去摆摊了。

林苏的稿费积累数年,数量不菲,他资助了伍姨的慈幼院后,索性又拿了一部分出来,资助沿途遇到的孤儿寡妇,老弱病残。

万世通无意再回到京城,更何况以他万府私生子的身份,回到京城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决定留在这里,帮助伍姨操办慈幼院。

尽管万世通依旧不能说话,但他早已适应了现在的状况,甚至接受了自己是个哑巴的事实。

……或许,这就是他的报应吧。

过去他搬弄口舌,将他人八卦私事四处宣扬,得了个“妇人舌”的名号,他曾经为此愤愤不平,现在想来,“妇人舌”这个称号,对他而言,还真是名至实归。

谣言猛如虎,而他又有多少次,成为了为虎作伥的张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