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

儿子死后, 王瘸子对唯一的孙女就格外上心。孙女六岁时,王瘸子听信赤脚大夫的话, 以为只要弄来虎心,就能把孙女的病治好。王瘸子进林待了八天, 最后被村子的人抬回来, 他一双腿被猛虎咬得血肉模糊,侥幸活下来,却瘸了一边腿。

自此以后,王瘸子就开始卖柴火。因为跟镇上布行薛掌柜的夫人是远亲,靠着薛家的接济,勉强度日。

虽然对于薛掌柜来说,只是买柴火的一些小钱,但对于王瘸子而言, 却是救下自己和孙女的大恩。王瘸子对薛家的柴火非常上心, 每次都按时按需, 送去的柴火都干燥整齐, 从未懈怠。

如今天气突然转凉, 王瘸子担心薛掌柜家的柴火不够用,打主意要给送去些。但是因为下雨天寒,王瘸子的腿疾犯了,不得已,他只能托村里的人送去。但他又怕村里人抢‘生意’,犹豫再三,便让十四岁的孙女跟车收钱。

这不是王瘸子第一次让孙女跟车,因为孙女痴傻,十四岁还跟六七岁的孩童般。王瘸子怕出意外,不敢将孙女独自关在家中,每次出门都带着她。好在孙女王采儿虽然脑子糊涂,其余并无不妥,偶尔还能帮王瘸子搭把手,帮忙干点活。

王采儿模样像她娘,看着也挺标致。王瘸子不希望外人只将她当傻子,耽误她婚嫁,总是给孙女打扮得干干净净,带着干活,想尽量给村子人留个好印象。

王瘸子的努力没有白费,王采儿十四岁,已经有人上门打听过她的婚事。对方家贫,儿子没什么出息、是个烂赌鬼,王瘸子也拒绝了对方。但只要有人打听,王瘸子就不怕。

王瘸子将运柴火的驴车交给同村婶子,那婶子人还不错,村子里见到王采儿,也会主动搭话。王采儿对婶子并不陌生,离开爷爷出门,像是没什么危险的概念,也没有什么不舍,头也没回就走了。

王瘸子一大早坐在家门口等,眼看夕阳西下,王采儿还没回来,急得原地打转,悔恨不已。

就在此时,院子外传来动静,王瘸子连忙拄起拐,一瘸一拐跑去查看。

这一看不打紧,怎么婶子不在,反而是薛掌柜的伙计把王采儿送回来了?

王瘸子在心中大骂婶子,赶忙去迎薛家的伙计。

坐在驴车上的王采儿看见爷爷,手上拿着包糖,没心没肺、高兴地向爷爷挥手,一点都没有自己晚归的愧疚和自觉。

……

原来,王采儿和婶子晌午就回来了,路上好巧不巧,遇到了薛掌柜的儿子和几个同窗。

薛掌柜的儿子才九岁,正是顽劣不听训的年纪,偷了家里的马跟几个同窗炫耀。几个孩子对马都很感兴趣,谁都要骑一下。再温顺的马也架不住几个孩子的胡闹,其中一个同窗就因为上马抓错了绳,被不耐烦的马甩了下来。

虽然不是在马疾行时摔的,但同窗一直哭喊屁股疼,吓得几个孩子都没了主张。

他们都是偷跑出来的,郊区偏僻也无人相帮,好在这时候王采儿和婶子驾着驴车路过,几人立马就围了上去。

薛小安是认得王采儿的。他经常从家后门溜出去玩,撞见过王瘸子送柴。他好奇问过娘,为什么要收个瘸子的柴火,他娘说,是因为两家也算是亲戚,虽然关系远,但离得近、能帮就帮些。

他娘还说了王瘸子的孙女,惋惜她是个傻的。他听过后,每次看到王采儿和她爷爷送柴,就忍不住多打量两眼,好奇王采儿究竟傻在哪、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

薛小安没跟王采儿说过话,他虽然对内顽劣,调皮捣蛋像个混世魔王,对外却也挺内敛,遇到不熟悉的人,也不敢放肆。

薛小安娇生惯养挑食得很,看上去比较偏文弱。他穿着五两银子一匹布做的锦衣,银灰色的料子上带着细微的花纹,戴着私塾的小帽,白白净净,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在薛小安的记忆里,全家人都顺着他,还没什么是他想要得不到的。

他知道王采儿一家是靠着自己家救济,从没想过让王采儿帮忙会被拒绝。他理所应当地指使婶子帮忙扶人,正要将同窗扶上驴车,就被王采儿拦下了。

王采儿长得水灵,一双眼睛又大又圆,犯迷糊时会有种无辜委屈的娇态。她梳着整齐的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王采儿的衣着打扮跟普通姑娘并无不同,她上身穿着蓝色小短衣,下身灰色罗裙,但因为王瘸子用心,王采儿体态一直很好。如果不是她经常发呆,未经交流,甚至很难发现她心智痴傻。

王采儿忽然生气嘟嘴拦在薛小安面前,薛小安刚扭头就撞到她,摸摸撞疼的脑袋,抬头就看见王采儿用水灵灵的眼睛控诉着自己,一副要哭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