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是这样,她最多就是损失了她所有的投资,就是损失七万到八万之间的。而如果她创业成功了,这个她租下三年的地方,到时能正常的营业一年两年,没准她的钱就能回来一些。所以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刘婳就决定拼一下了。

而且现在的情况下,她也有点骑虎难下了,她也不想下了。

想通一切后,刘婳第二天又收拾好,早早的去盯幼儿园的装修了。她这边,她想白天做幼儿园,到下班或者周末的时候再做一下托儿工作的。所以在装修时,他们就已经有计划的把二楼做成三间大大的学习区和一个小休息室外加会议室了。

而一楼则是的食堂,洗手间,储藏室以及他们的员工私人宿舍了。

至于外面不大的百来平院子,她也要装修。也要做成孩子们,真正在外面活动和玩耍的室外活动区域。

做这些时,刘婳自然考虑到了采光和安全问题。所以对于窗户阳台这些,她都要花费大价钱,全部都做好封好的。甚至连这边的大门,她都要自己花钱更换的。

这么弄了,消防这块,她自然也要再下一定的本钱。

反正开一个她想象中并不大,档次也不是特别顶尖的幼儿园。即便她最初的目标和定位都不大,但装修着装修着,她还是不自觉的什么都弄好了。

毕竟现在大家开始相应国家号召,大部分人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的命,都是大家的希望。为了他们住好,玩好,够安全,够让家长们放心。也为了让自己在赚钱的同时,也足够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装修时,什么甲醛乙醛,什么防滑不防滑,防撞不防撞的。所有的东西,她都尽量考虑到了。

后期在采购孩子的桌椅板凳,他们的小睡垫,小玩具时,刘婳也是特别用心了。

甚至孩子做饭的事情,她最后也决定亲自盯着厨房干了。

甚至想到后世她知道的几起幼儿园突发的恶性事件,刘婳连监控,都早早的安装了。甚至连门口的保安,她也真真正正的找了。

她这么的用心,各种好玩具和好材料,都一件一件的进入那个她租下的小院子。

之后等她幼儿园真正的开起来时,那边自然有很多人家迫不及待的就把孩子送过来了。

其实刘婳开的幼儿园,真的算不上最好,规模也不是最大的。里面的几个老师,也看着都不是经验特别丰富的。

但关键是这里自从经历过一次拆迁赶租户的事情后,真的好长时间都没有大的幼儿园和超市商场进驻了。

刘婳这边收费不高也不低,对得起她那个环境和师资。大家如果有条件的,其实就不会选择住在这里了。能把孩子送到更好幼儿园的,也早就已经送到更好的地方了。没有搬走的,没有送走的,真的是因为现实因素就只能这样的。如今的情况下,在发现他们的环境可以后,大家其实也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先把孩子送过来了。

反正大家很多人抱的心思就是,先花钱把孩子送进来。等解放双手,大家赚到钱了,再考虑要不要给孩子换地方。而且这里随时可能会拆迁的事情,大家其实都清楚的。

这样的情况下,能有一个幼儿园就好了。对于其他的,大家好像暂时真的不在乎了。

所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在96年的九月份,刘婳的小太阳育儿园就真正的开了起来了。

而自从有孩子进来了,刘婳就感觉压力和责任特别的重大了。

为了不出意外,她天天的盯着她的这个小地方。连外面的那个她感觉不错的三十五平米的小房子,她最后都退掉了。就专心的住在了她的小太阳幼儿园,专门的盯着那些孩子和老师了。

她这个岁数,去外面做其他的工作,好像别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做一个小幼儿园的园长,好像刚刚合适。

反正从她的小幼儿园真正的做起来时,这边的所有人就都叫她园长阿姨或者刘园长了。

生活真正的有了重心了,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怎么搞好他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

那之后的几个月时间,甚至后面的春节过年。刘婳就第一次没有主动的联系她的两个女儿,以及她的两个儿子。

刘小娟的三个孩子逐渐的长大了,连最小的那个都开始读小学了。她丈夫那边的兄弟们,现在也全部都搬到新城了。他们一到这里,她远离了的公公婆婆就开始天天给她打电话了,天天的跟她说什么让她照顾一下他小叔子大叔子和妯娌什么的。甚至她丈夫的几个姐姐,现在也开始跟他们联络频繁了。反正因为婆家的那些事情,因为自己孩子的事情,以及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今年的过年,她就忘记给自己母亲打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