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第 87 章 你不当死?(二合一)……

女配她一心礼佛 元余 3344 字 2023-05-26

哪知她这番话一出,张菲颜脸上的笑意都要绷不住了。

“好、好!”她热切地握住了周曼娘的手:“多谢周小姐,明日菲颜必会让人奉上一份大礼。”

周曼娘:?

这夫妇两个都挺别致啊,一个满府姬妾都没孩子,也不怀疑是自己的问题。

一个听到丈夫不能生,高兴得不是自己丈夫一样。

她还没反应过来,那张菲颜已经满脸喜意的离开了公主府。

只留了公主府一行人在静亭中面面相觑。

晏陵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淡声道:“皇室继承人,却不能生育。”

“渭阳王此生都与皇位无缘了。”

边上的姜露眼眸闪烁。

这么说来的话,皇帝的子嗣中,已是四去二。

或者说,五去三。

毕竟除去了四个儿子之外,还有一个福瑞公主。

能够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人,看来也还正是那被皇帝保护起来的老二景康王,和中宫嫡子,老四永安王了。

此前若是认真说起来的话,渭阳王也并非全无机会。

可如今知晓了他不能生育……

这可能性便几乎不存在了。

作为皇子不能生育,此事甚至比萧锐谋逆之前,断掉了一臂还要严重许多。

公主府内静悄悄的,温月声手底下的人都不是多言的人,便是知晓了这等皇家秘事,却也没有到处去宣扬。

但没想到公主府内的人守口如瓶,这件事情却跟长了脚似的,闹得满京城内沸沸扬扬。

起因在于渭阳王回府后是越想越难受,又想到了周曼娘说他府中侍妾给他戴了绿帽子,怒从中起。

当即下令彻查了那个妾室。

没想到这一查,竟是在隔日的傍晚,就直接抓到了这妾室与人私通。

渭阳王当下人都快气疯了。

要命人处置了那妾室,不想对方敢做这样的事,早就留了后手。

他这边还没动手,那妾室就已经将他不能生育的事,散播得满京城都是。

渭阳王生性风流,府中姬妾众多。

从前便是张菲颜管得厉害,他也没少往府中带人。

此番闹出事来的这个妾室,就是他从戏楼里带回来的,很得他的宠爱。

对方接触的人,还多是一些三教九流之辈。

且这妾室又有几分聪慧,在戏楼那种复杂的地方长大,对很多事情感触较为敏锐,她入了渭阳王府多年,却看到身边的几个姐妹都没有过孩子。

王妃膝下更是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

心底本来就有所揣测了。

直到她与老相好联系上,二人生了私情后,她意外怀上了对方的孩子,便更是确定了渭阳王身体不行。

她敢做这样的事情,也怕渭阳王殃及家中之人,所以早早安排好了一切。

哪知这件事一发不可收拾。

太后薨逝,皇帝心绪本就不佳,渭阳王府中还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令得皇帝震怒,当日传召他入宫,将他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还叫了三个御医,替他当众诊治。

这事若是放在了之前的话,倒也没什么,毕竟御医为他诊脉过多次,都没能查出来。

偏偏是在他找了周曼娘看过之后。

那天后,周曼娘确实有针对他的症状研究了许久。

她隐有些猜测。

毕竟渭阳王的脉象有些奇怪。

如果没有遮掩,直接就能查出他身体的不适,或许还能够说,此事是他倒霉,不能生育应当是娘胎里面带的。

可偏偏多了欲盖弥彰的这一手,叫她多了些疑惑。

她查遍了手中所有的书籍,细细对症之后,发现渭阳王很大可能是中了蛊毒。

蛊毒这个东西,她此前接触过一次,便是在陆青淮中毒之时。

但这次渭阳王所中的蛊毒,跟之前的不同。

这个蛊毒并不会危及他人性命,甚至能够在人的身体内寄存许久。

共同寄存时,还会造成一种人身体很是康健的假象。

因不会危及到性命,所以很难察觉。

但她既是查验了出来,便没有不管的道理。

即便是如今哪怕将蛊虫引出,渭阳王也不会恢复生育,可到底是身体内寄存了这等可怕的东西,渭阳王也觉得毛骨悚然。

所以他还是听从了周曼娘的建议,这几日内都有喝她开的药调理。

药换了几副,调配了数次,到底是将他体内的蛊虫引出。

蛊虫引出,没了遮挡。

皇帝叫来的三个御医,每个得出的结论都跟周曼娘一样。

此生不能生育。

这般笃定的话一出,倒是叫那原打算要处置他一番的皇帝,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皇帝倒也是万万没想到,这等荒谬的事竟是真的。

他没将渭阳王列为储君候选之一,纯粹是因为觉得渭阳王不适合。

三个王爷中,渭阳王的心思最浅,他若是登基,尚且不知这满朝文武会如何,总归是不能服众。

可让他断子绝孙……却并非是皇帝心中所想。

这般情况下,皇帝倒也不好斥责他什么,只让他回府中去闭门思过去了。

也是因着渭阳王的事,令得太后薨逝的事,都没在京中泛起更多的波澜来。

太后病重是很早之前的事,加上如今徐国公一脉已经彻底倒塌,便是如今尚且还活着,也影响不了朝局半分。

倒是这事一出,很多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打量。

皇帝三子中,如今有继承皇位可能的,可只有两人了。

朝中暗流涌动,景康王和永安王两方,更是有些蠢蠢欲动。

至太后安葬后的第一个早朝,便已迫不及待涌现了出来。

其因还是在于,这次抚州和关东军谋逆,朝中经历大清洗,空出了不少的位置来。

早朝刚开始,温月声站在了殿中,就听到了皇帝封赏底下人的消息。

“……大理寺少卿严伟,屡立奇功,着令其擢升为大理寺卿。”

“原抚州通判周远度,平叛有功,擢升为抚州知州,令,翰林院……”

在一众的官员变革中,严伟无异于是最为显眼的一个。

别看大理寺少卿与大理寺卿只差一字,官位悬殊却格外的大。

他一举迈入了正三品,也算得上是令得满朝震惊了。

除去严伟之外,另还空出来了一个御史大夫之位,亦是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