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爆炸会覆盖整个御所,即便是花园黄宣也没有放过,虽然按照他的想法,应该在午夜时分引爆炸弹,但谁知道那个时候,明治先生是不是在孤影横斜的树丛中和小宫女幽会。生物炸弹绰绰有余,总是要保证效果的好。

每500平米一颗50g重的生物炸弹,11万平米总计需要11公斤的炸药,再加上在地形较复杂的地方,以及建筑物附近多投放的炸药,总共用了不到20公斤,剩下的80公斤,也比广岛的那颗原子弹威力大上两倍不止。

清凉殿是天皇先生的寝室,黄宣特意准备了一粒200g的生物炸弹,用手捏的方方正正,小心的埋在殿里的正中央,据说当其爆炸的时候,范围300米内的瞬时温度能达到6000度,与太阳表面相当,并会在短短的两秒钟内,燃烧掉附近百米内的所有氧气,理论上,3米厚的铅板或者钢板在这里都是不起作用的。

典韦倒是颇为喜欢这里的琼岛结构,这是模仿中国古代传说所建,湖水代表大海,宫内地上铺着的白色碎石看起来很像海滩。典大侠在碎石堆里跳了一阵,踩碎了石子无数,只希望侍卫们别以为大象过境。

将京都御所处理完毕,黄宣又在京都和附近的二条城转了一圈,所谓的公家大多居住在这附近,他们的影响力虽然渐弱于武家,但总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明治天皇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的。虽然幕府不得人心,但只有天皇,才是日本的正统所在,故而在1868年一月前,由于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倒幕军失去了法理基础,一度与幕府军划江而治。若非幕府将军不甘寂寞,后面的事情还真是不好说呢。

此外,日本的大名制度在江户时期是很重要的分离因素,从德川庆喜的失败就能知道,倒幕军胜利之后,数位大名都起兵叛乱,甚至独立为王,一旦整个人日本失去了众望所归的统治者——明治天皇和他的子嗣,仰或是幕府将军和他的子嗣,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史,就需要重新修订了。

来到129的第五天,黄宣回到了大阪。

随同数十位大阪著名商人在一起的,不仅有三井高遂和伊藤博文,甚至刚刚从前线赶回来的名人:大久保利通。在明治维新成功后,他历任大藏卿、参议,再兼任内务卿,是维新三杰之一,最重要的是,他也是这个时期,能够列入日本三甲的外交官。

黄宣对他自然是不熟悉的,不过,假如洛林提点到了这个名字,那么就代表着能顿收益。小黄同学用诡异的眼神扫过大久保利通,将视线看向旁边的一个大胡子。

这是个英国人。

“保罗先生希望能够在日本建设钢厂,我们已经同意了。他会指导我们的建设工作。”三井高遂见到黄宣疑惑的目光,不由的解释道。

“保罗·威马斯。”英国人自我介绍着。

“wele to jaan。”黄宣仿佛主人一般的用英语道。

伊藤博文吃惊的看着黄宣,他在伦敦留学多年,自然听的出黄宣准确的伦敦口音,就他本人,口语也是并没有那么标准的。

保罗微露笑容,与黄宣握握手,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