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在这里是司空见惯的,黄宣只要看看这几个孩子粗糙的手臂和层层的伤疤,就能够了解,就算是以自己加强过的体格,面对5个人还是胜算很低,他向两遍瞅了瞅,无奈的跑了起来。就算真的打翻了这5个小子,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跑出来,只要想想21世纪美国街区的兄弟会就能够了解,在必要或不必要的时候出现两只45口径的柯尔特一点也不奇怪。

“追上他。”孩子们大喊了起来,黄宣则较为轻松的跑出了一公里,他原本就在贫民区外缘,现在则彻底离开了这片群落。

脚下的黑水依旧,黄宣厌烦的蹬了下地,溅起的灰石又打在了裤子上。

“先去卖粮食?”黄宣习惯性的问洛林道:“这里的市场在哪里。”

“巴特尔克里克是底特律区的粮食集散地,是底特律市外围的卫星城市,但我并不认为我们可以卖出足够的粮食。”

“为什么?”黄宣刚才看到的人们个个面有饥色,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价格应该是较高的。

洛林用标准回答道:“因为现在是大萧条。农产品从两年前就开始贬值,粮食的价格往往低于运输价格。而且也没有人买得起粮食。”

“现在就是把牛奶往河里倒的时代?”黄宣还记得曾经有某老师讲,某个时期,经济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将牛奶、咖啡倒入河流和大海,把牛羊直接射杀在山谷里。

“没错。”洛林的回答让黄宣一阵无力,15万吨小麦,把它们运回去,真不如倒进海里。

1929年,在华尔街崩溃之前,整个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就一泻千里,其最先的诱因是苏联木材的价格战,其后,加拿大过度种植的小麦大丰收使得恐慌开始发生,最终造成股市大跌,大萧条开始。

用朴素的想法来看,产出越多,消费越少,财富就越多,但对于整个资本主义市场而言,产出增加,消费不变甚至降低,生产者就会降低收益,当这种收益的降低变的不可预期时,工厂将会停工,从而再次降低消费,然后将危机扩大。

整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所以是“大”萧条,与二十年代的疯狂投资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工厂主们扩大了生产,希望提高生产率,制造更多的产品,但其结果,却令人失望。

这种失望的气息可以在底特律清晰的感受到,黄宣缓缓的走在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岸边,沿途不仅有许多流浪汉,更多的是两眼无神的,粗壮但无所事事的男人们。

大萧条已经持续2年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不仅造成饥饿,而且造成心理上的无望,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也曾有12%的失业率——仅仅是大萧条时期的一半——但只要看看今天美国人的言论,就能知道,那几年,给他们造成了多么大的恐慌,以至于伤害。

“没有人要粮食,我们怎么办。”黄宣几乎是在自言自语。他们带来的物资基本上全部都是农产品,少数几个工艺品用来做礼物,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这个时期最低价的玩意。

洛林没有说话,这证明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黄宣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和路边的失业者很像,如果此行一无所获,他将血本无归——这可是真正的血本无归,不仅是物资全部需要丢弃,而且价值千万美金的能量就算是白烧了。若是不算还冻结在黄氏基金中的3亿美金,黄宣想再一次进入新的位面,就只能出售资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