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不足,但根据分析,咸丰以来,嘉兴藏书楼多有破败,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应当能够收购到不少书籍。但还是有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虽然书籍是易损品,位面旅行也不考虑其保存手段,但书籍所消耗的能量还是远远大于粮食,以目前的能量储备,建议书籍总重量不超过5千克。”

黄宣撇了撇嘴,买书论斤,也就是洛林这位监守者同志了,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他也就将精力放在了蒋老头身上,想趁此机会多问些资料出来。

第十四章

嘉兴藏书世家于兴盛时期足有110余家,历代更迭,至民国初期,大多私人藏书楼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私人图书馆,但伴随着抗战的战火,大多藏书楼均毁于炮火之中,幸存者十不及一,而蒋光焴为了衍芬草堂,更是几经波折,耗费了半生心血。

蒋氏是嘉兴望族,族中人才辈出,最著名的是蒋百里(钱学森岳父),曾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国民革命军上将,著《国防论》,衍芬草堂的存在有赖于族中支持,但并不是每位藏书家都有硬邦邦的族人,战火无情,许多书籍毁于一旦。

涉园、得树楼、海日楼、向山阁……这许多的名楼都会在十年之后伴随着战火湮灭,但现在,蒋世光对其依然如数家珍。

见黄宣听的认真,这老头也愈发的说的起劲,直到了吃饭时间依然意犹未尽,眼看太阳落了山,三儿子忍不住走了进来,道:“爹,吃饭吧!”

蒋世光不豫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发现房间已经变的昏暗起来,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黄宣笑笑道:“没想到说了这么久,饿了吧。”

“没有没有。”黄宣客气了两声,又对蒋家三儿子道:“麻烦嫂子了。”

这老三是个木纳的人,虽然只是中年,多年的农活却磨去了性子,听说黄宣是个读书人,更加激动的连连摆手,律动着嘴唇,只是小声道:“没什么,没什么……”

蒋世光也习惯了儿子的老实,吸溜着鞋对黄宣道:“咱们先去吃饭,庄户人家,没什么东西,委屈你了。”

黄宣又是客气,多亏他在家就习惯了这些,权当温习一遍。

浙江民生富庶,蒋世光多年积攒了些微土地,家中更有五子,更在镇内购有店铺,因此生活还算优渥,饭桌上有鱼有肉,足有五六盘之多,与黄宣所知的民国大有不同。

老三一个人默默的往嘴里拨了饭,倒是蒋世光谈性大起,说了一会,黄宣乘机道:“不知道现在粮食价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