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页

算上第三次增加的成员,西江会的会员公司也才41家,平均到每家头上的订单数,竟然超过了1亿。

由于西江会是排他性的组织,因此订单是要内部首先认购,然后再分散给其他企业的。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是毛力这种刚刚增添了设备的纯实业家。工业化的利润增长点就在于规模化,工厂满负荷生产的成本是相当低的,而且他还非常清楚自己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订单。

像是主持代工的红心集团却不同了,如果是1000万或者5000万的订单,他完全可以一口吃掉,可一旦超过了界限,其成本却会骤然增加,风险也是如此。产业区内的代工厂若是订单充足,一定会趁机加价,就算如此,他还得担心生产能力不足,若是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订单,违约金会把他的利润统统吃掉。

“你们有4个小时的时间决定订单,4个小时之后,没有中标企业的订单,会向我们新邀请的各家公司邀标。”陈易稍稍修改了一下规则,以应对西江会迅速增加的会员企业数量。

这次西江会结束之后,那些拿不到足够订单的企业,将会慢慢退出会员企业,以后的发展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陈易并没有告知他们此消息,以免有企业不惜工本的竞标,他不需要这种短期的好处。

高秋小声说:“要不要告诉说说黄金债券的事?”

“不用,他们自己会做选择。”陈易淡定的一笑,如果利益共同体还不能催使他们做出决定的话,那只能说他们不配参加西江会。

借着投标的空档,陈易返回顶楼,继续参加债券委员会的会议。

包括李老、徐成楚等人在内的委员会成员,都是开老了会的人,他们谈事儿也喜欢开会。私下里的谈话,效果往往是不足够的。

进门的时候,刘歆瑜正在介绍曹渊于江宁的力量构成,等她说完,陈易笑着将昨天的电话说了,莞尔道:“咱们想着一力降十慧,要在江宁的地盘上削他一笔,人家也想着一力降十慧,削咱一笔……”

几个人都笑了。

李老笑的最大声,一直笑的站起来,说:“老了,我出去吃点药,你们继续说。”

他是陈仲国的代表,如果参与的话,容易引起两家的全面冲突。

陈易笑着点点头,问刘歆瑜道:“严局长那边有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