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港口的公开招标尚无消息,建设路的道路改造工程率先拉开帷幕。

从迪拜满意归国的江宁市政协委员,本着民主的精神,率先发函,向市级主管部门,询问挪离建设路的可行性。

主管的副市长方振南,当天就批示:利国利民,有利于教派。

等到反应迟钝的老阿訇知道,回函已经抵达。

正式渠道的事情,一旦定下来,再要改变就得费老鼻子的劲。

老阿訇早年的一言九鼎只剩下了威信,改变政府部门决定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两者他都不具有。所以只能喘着气,看着二阿訇全身心的奋斗。

二阿訇奋斗的相当努力。

他不完全为了协议。任何人都会有财富的欲望。以前,二阿訇的财富欲望被权利欲望掩盖了,现在政协委员都有了,老阿訇又不行了,7亿多的拆迁款攥在手里,那是何等的气派?

到时候咱二奶包两个,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小蜜雇2个,一个办公一个公办;二阿訇想着就流口水。

同时,他还发挥了不等不靠的精神,呼吁社会各界,踊跃向寺院捐款,从而能够更早更好的迁址。

连续而快速的组合拳,让人根本品不出其幕后的味道。

虽然有许多教民质疑迁址的必要性,但局势已不可逆转。还是有虔诚的信徒,愿意为此献出十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的身家。

罗家的建设队伍,用了一周时间,便在东郊空旷的土地上,弄出了临时的礼拜堂和办公场所。

二阿訇大笔一挥:“我们走。”

一天后,阿訇们就撤出了寺院,并让建设路进入了拆迁状态。

为了让大家安心,罗父通过关系迅速搞定了雷管和审批等一应事宜,直接将其引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