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你明白个啥?

李潼沉默片刻后才说道:“二兄你的意思是,让我由园池潜进伊渠,顺流漂出坊、过永通门大街?且不说光天化日会不会被人见,你觉得我有那么精妙水性?”

“你家那么大园池,你居然不提前练好水性?”

李守礼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了李潼一眼,一脸为难、顿足低声道:“唉,总不能兄弟三人被一起擒住!你留下吧,让我来!不过我、唉,也只是赌一赌,兴许还能……”

讲到这里,他突然一把揽住李潼,用力拍拍李潼肩背,视线瞥见对面王府诸众已经跨街行来,欲盖弥彰的哈哈干笑两声,嘴角还耷拉下来带着哭腔耳语道:“可我就算逃出也不知该要怎么回救家人,你有什么良计授我?”

不管怎么说,这种居安思危的情怀还是值得肯定的,李潼挣开李守礼的拥抱,低笑说道:“没救了,一起等着吧。”

说话间,他便往对面王府行去,刘幽求等人也阔步行上来,还隔着一段距离便已经笑语说道:“大王,喜事、喜事!”

一行人返回王府,早已等候在此的中使才宣读敕书,果然是一桩喜事。

嗣雍王等三王出阁之后,能够朝礼恭谨,家室和谐,已经颇有俊彦仪态气度,俱授朝散大夫。其中广汉王李光顺尤有知礼勤恳之心,更兼诸孙最年长者,恩授太子右率府亲府左郎将同正员,领职之后值宿禁中。

至于王府诸员佐,也因襄佐少王有功,俱加授散位一阶。

敕书宣读完毕之后,整个王府中已是喜气洋洋。特别那些王府佐员们,显得尤其激动。

他们本身就是不得志之人,所以才入事王府,对于这一职任其实也没有报太大的期待,却没想到仅仅两三个月后便获得了回报,可谓是十足的惊喜。

眼见王府内外欢腾,李潼也是不免感慨,做武则天的孙子虽有诸多不好,但跟同时代其他人比起来,出身上也的确是有一定的优势。

朝散大夫是从五品下的文官第十三阶散位,虽然品秩看起来不高,但却是散官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位。唐代恩荫制度,五品以上才有资格恩荫子孙,跨上这一阶位,才算是成为了中层官员,也是许多官员毕生奋斗的目标。

如白居易就有“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诗句,混到五十多才加授朝散大夫,且语气中还不乏洋洋得意。

李潼他们兄弟三个,仅仅只是一些小节上入了他们奶奶的心意,起手便登朝散大夫阶位,一步跨越别人大半辈子的奋斗。从这一点而言,也实在不好意思再说身世凄苦。毕竟回报越高,风险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