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一十一章 疏离

“弘儿惹你生气了?”李治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那怎么可以?到底是什么事?你告诉为夫,下次来的时候好好教训他几句!”

“你就别在这里耍把戏哄我了!”武后扭过头来,已经是满脸的泪痕:“他现在已经是天子,身边有一帮小人哄着他,哪里还听得进我们的话?”

李治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直都不说,寡人又怎么替你说话?”

“还能有什么事!”武后将李弘方才关于武三思被杀之事的处置复述了一遍:“我就两个侄儿,其中一个不明不白的在街上给人杀了,杀了也就杀了吧!还泼一头的脏水,说什么勾搭商人之妇,在街头宣淫。干脆将那淫妇的丈夫请来,让我去向他赔礼认错,毕竟是三思与人通奸,有错在先嘛!”

“有这等事?”李治皱起了眉头:“弘儿当真是这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我教训了他几句,说三思也是他的表兄,血脉相连,他虽为天子,岂能不报兄弟之仇?他便着了恼,转头就走,照我看,弘儿眼里就没把武家人当自家亲戚!”

李治听到这里,才渐渐明白妻子动怒的真正原因。武后之所以如此大动肝火,除了对儿子处置侄儿被杀之事不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疏离的恐惧。李弘登基之后,虽然她依旧还能住在大明宫内,儿子也能时常前来探望,但随着国事愈发繁重,李弘探望的频率和每次的时间都在变少,无形之中就让她有了自己距离权力中心愈来愈远的感觉。

而这次武三思被杀的案子就成为了触发这种情绪的爆点,其实武后也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儿的德行,夜里跑去和商人之妇勾搭也不是不可能,但在她看来,儿子就不应该对自己的侄儿这么“秉公处理”,李弘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某些人在竭力割裂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并把自己从权力中心赶出去,这种内心深处的恐惧终于超出了某个极限,以至于她情绪上的某根丝线断了,于是爆发了先前那些失控的话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武后的感觉是正确的。无论是王文佐还是裴居道,都不希望天子和他权力欲极盛的母亲依旧保持着过去的紧密关系,也都把武后视为大唐新政治格局的一个潜在不稳定因素。对于武三思的死,两人内心深处其实都有乐见其成的感觉,毕竟武三思兄弟就算再怎么无能,也是武后手中一枚很好用的棋子,乘着形势对自己有利,先削减潜在敌人手中的棋子肯定是没错的。但政治斗争中光有感觉不够,还需要有冷静正确的回应。

“媚娘,也许这就是报应吧!”李治叹了口气,神色黯然,低声道:“你还记得元舅吗?他也是我母亲的兄长呀!”

“元舅?”武后闻言,脸色顿时大变,李治口中的元舅便是长孙无忌,他同时兼有贞观群臣之首和李世民妻兄的双重身份,也正是因为他在魏王李泰和李治之间选择了李治,李治后来才能登基为帝。而也正是他,因为在“废王立武”这件事情上与李治和武后意见相左,被李治流放到西南,中途被迫自杀,这也是李治武后夫妻二人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

“不错,不过三思也没有元舅与寡人那么大的恩情吧?”李治笑了笑,面上露出几分嘲讽之色:“也许身为天子之人,本就会薄情寡义。若是以为与他关系亲密或者有恩于他,想要要挟求报,那多半会将其惹恼,不但得不到回报,反而会有杀身之祸!寡人是这样,弘儿也是这样!旁人若是看的不明白,那就将头置于虎口中一般,惹来杀身之祸也就不奇怪了!”

听到这里,武后半响无语,最后叹道:“也罢,那三思的事情也只能如此了,不过你说弘儿也是薄情寡义,我倒是不这么觉得?他对王文佐可是好得很!”

“那是因为王文佐有自知之明!”李治笑道:“你没发现吗?王文佐拥立弘儿登基之后,便将政事堂之首让给了裴居道。裴居道于弘儿又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与王文佐并列?能有这般谦退之心,弘儿又怎么会不对他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