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吐蕃的新消息

“沛王府侍读?”伊吉连博德脸色微变,作为一个倭人,他对于唐朝的文艺界始终是隔着一层,王勃又实在是太年轻,所以未曾将眼前的年轻人和那个显赫的名字联系起来,但沛王是太上皇的嫡次子,曾经是帝国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能够做他的侍读,肯定是大唐文坛上数得着的后起之秀。

“原来如此!”伊吉连博德点了点头:“既然王公子在文事上所有长,那眼下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弘文馆(李弘登基之后,为了避讳,弘文馆已经改为昭文馆,但是当时人说的顺口,就没有改),就先从校书郎做起吧?还有一个就在大将军幕府记室,你选哪个?”

“弘文馆校书郎和幕府记室?”王勃闻言立刻陷入了选择困难之中,后者且不必说,就是从王文佐的心腹自己人,而前者虽然只是从九品下阶到正九品上阶,品阶虽低,任职要求却高,除授校书郎官职的一般都是及第进士中的佼佼者或制举登科的“非常之才”。校书郎属于清官序列,职务清闲,待遇优厚,升迁快速,前途光明,被唐人视为“文士起家之良选”,社会地位和认可度都很高,“非贡举高第,或书判超绝,或志行清洁的不轻授”,对王勃有极大的吸引力。

“如何?”伊吉连博德也看出了王勃的犹豫,不过他也没有催促,在他看来强扭的瓜不甜,自己已经把路都摆明了,愿意走哪条路,就看王勃自己了。

王勃思忖良久之后答道:“弘文馆聚集天下图书文集,在下家中世代雅好学术!在下选校书郎!”

“好,王勃选弘文馆校书郎!”伊吉连博德提笔记了下来:“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吧,过几日必有回应!”

见对方已经同意了,王勃松了口气,起身行礼道:“多谢伊先生!”

——————————————————————————————————

太极宫、甘露殿。

“三郎!裴侍中,坐下说话!”李弘伸出右手指了指下首,刚刚登基的他便立刻升迁王文佐为左武侯大将军、特进、中书门下三品;自己的未来岳父裴居道为侍中,在他的心里,这两人便是他的左右手。

“陇右刘使君有急信至!”李弘从几案上拿起一封信笺,递给王文佐:“是关于吐蕃人的,你们两位都先看一看!”

王文佐接过书信,拆开看了一遍,然后将其转交给对面的裴居道,待到两人都看完了,李弘问道:“二位卿家,你们以为这件事情对大唐来说是好是坏?”

“吐蕃钦陵弑杀其君芒松芒赞赞普,纲纪混乱,实乃天夺其魄,自然是好事!”裴居道躬身道:“臣向陛下道贺!”

“那三郎以为呢?”

“臣以为现在说这些还早!”王文佐指了指那封书信:“毕竟这只是一面之辞,最好还是再等一等!”

“等一等?”李弘皱起了眉头:“三郎是什么意思?难道三郎以为刘使君所报不实?”

“那倒不是!”王文佐笑道:“刘使君是臣的老上司了,其为人持重臣也是知道的。但毕竟这件事情发生在吐蕃都城,距离陇右有几千里,估计也就几个吐蕃逃亡者口中传出来的消息,很难见得事情的全貌!照微臣看,还是先等一两个月,多得到些消息,再作决定!”

“嗯,王大将军所言甚是!”裴居道点了点头:“路途遥远,消息变异也不奇怪,还是持重为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