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援兵

风浪全力驱动着琉球号的绯红船帆,将她快速推向伸出的地胛。双层长桨有节奏的平稳划动,海水被搅拌成白色泡沫,而佛像的影子遮天蔽日。有那么一瞬间,船似乎就要在他脚下的岩石上撞得粉身碎骨。曹文宗站在船头,海水飞溅脸庞,味道咸涩。他必须高高昂头,方能看见佛像的脑袋:“这么短的时间,难波津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难道真的佛陀降临此地了吗?”

船绕过陆岬,甲板上的人们立刻感觉到海浪变小了许多,风势减弱,琉球号驶入一个巨大的礁湖之中,海面上有许多倭人的小船,在捕捞鱼和贝类,岸上有许多建筑物,其中最显眼的是造船船坞,其中最多的是那种狭长的帆桨船,绘漆的龙首船艏从岸边的工棚冒出来,就好像被关在船舍里的猎狗,精悍凶猛,随时等待着主人的号令。曹文宗试图计算有多少,但实在太多了,随着海岸线向内陆蜿蜒伸展,还有更多码头、工棚与船坞。

两艘划桨船迎上前来,仿佛水面滑翔的蜻蜒,白色船桨上下翻飞。曹文宗听见船伤人朝他们喊叫,然后琉球号的船长大声应答,由于海风的缘故,他听不清楚在说些什么。随着一声嘹亮号角,两艘划桨船分向两侧,距离如此接近,他甚至能听到橡木船壳内的鼓点,砰、砰、砰、砰、砰、砰、砰、砰,就像这两条划桨船是活物,活生生的心脏在跳动。

随着琉球号继续向前,佛像已经被抛在身后,前方是一大片广阔的青绿色水域,仿佛带波浪的琉璃。甲板上的人们可以看到陆岬内侧的一排排房屋,镶嵌金箔的佛塔顶部在阳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甲板上的人们发出一片惊叹声。这是一个新兵突然大声问道:“奇怪了,这里怎么没有城墙?”

“哈哈哈哈!”倭人向导大笑起来:“你忘了吗?这是一个大岛,海洋就是最好的城墙!”

“吹号角!”曹文宗对船长道:“让所有的船降帆,整队,还有士兵们装束停当,是准备上岸的时候了!”

号角声从琉球号的船尾甲板响起,几乎是同时,所有的船帆都降了下来,船速也随之陡然下降。后面尾随的六条船只也随之放缓速度。新兵们在军官和老兵们的呵斥下,开始穿戴盔甲,在当一切都装束停当,开始发放罩袍——清一色用绯色蜀锦制成,阳光的照耀下,华丽的蜀锦、打磨光滑的甲叶和金属头盔熠熠生辉,仿佛绯红色的海洋。

“很好!”曹文宗咽了口唾沫,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目睹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知道内情,恐怕自己也会被这幅空架子吓一跳,他深吸了口气,用最大的嗓门喊道:“列队,准备上岸!”

随着缆绳的绷紧,琉球号在划艇的牵引下,向岸边的栈桥靠去。站在船首楼,曹文宗可以清晰的看到岸边站满了围观的倭人,他们好奇的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很好,非常好,曹文宗心中暗想,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二十个人,很快大唐援兵抵达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倭国,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收紧肚子,挺直腰杆,让脸上露出傲慢的表情。

船终于靠上了栈桥,水手们放下跳板,曹文宗从人群中看到了贺拔雍那张熟悉的脸,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你带了多少人来!”跳板刚放稳,贺拔雍就冲了上来,他抓住曹文宗的胳膊:“三郎呢?他没有来吗?”

“朝廷已经让明公做了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西南安危系于一身,他怎么可能来!”曹文宗答道。

“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好吧!”贺拔雍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那的确是没法子了,可倭国怎么办?他的田庄矿山糖庄可都在这里,若是这里不成了,熊津都督府那边也守不住!”

“熊津那边也守不住?怎么会这样?”

“高侃都把安东都护府的治所迁走了,平壤只有千余人驻守,城外到处都是叛军出没,新罗人的山城都修到大同江边上了,根本顾不了熊津都督府这边了。我这边每个月要送给周留城两千贯的钱粮,不然沈法僧根本就撑不下去!”

“怎么会到这一步?”曹文宗一听急了:“那倭国这边呢?我看难波津这里还很不错嘛!”

“这里自然还好!”贺拔雍笑了起来:“说来这都要感谢藤原不比,多亏他把四天王寺修起来了,往来的香客商旅络绎不绝,僧人也都站在我们这边,奈良、近江、美浓、尾张这些领国也都稳住了,加上西北那几个信仰大国主神的领国,根脚算是站稳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