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回城

得到了王文佐派来的向导,崔弘度一行人的行军速度加快了许多,两天之后,他们抵达了松州,这也是公元669年(总章二年)王文佐得到的最后一支援兵,几天后,一场大雪落下,将松茂道上最险要的几个山隘封住了。

——————————————————————

松州。

“吐蕃人的行动变幻莫测!”王文佐拿着木棍敲打着几案上的地图,没有等高线,没有比例尺,只有一些颇为抽象化的符号,这就是王文佐手上最精细的地图了,至少上面标记了松州周围主要的山脉、河道,甚至还有大部分居民点:“这有两种可能,要么吐蕃人长了翅膀会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不少人给我们假情报,所以吐蕃人的行踪才会如此诡异!不管他们多么坚韧耐战,也要吃饭睡觉,所以吐蕃人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补给品存放地点和支持者!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那个补给中心,然后将其摧毁掉!”

王文佐的话立刻引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声,伊吉连博德犹豫了一下,道:“都督,属下听那个吐蕃俘虏旦增说,吐蕃的军队分为正丁和辅丁,正丁披甲作战,而辅丁负责抢掠粮秣,供养正丁。若是如此的话,吐蕃人完全可以将兵力分散开来,依赖辅顶劫掠来供养正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吐蕃人的军队要么在不断的移动,要么很分散,或者兼而有之。”王文佐笑道:“如果真的如此,那可就太好了,只要一场大雪下来,用不着一刀一枪,吐蕃人就会被消灭!”

众人纷纷发出一片赞同声,正如王文佐所说的,如果吐蕃军队采用用辅丁劫掠供养正丁的办法来维持军队,那要么在高速移动,要么兵力很分散,因为这片高原的人口密度比中原低得多,劫掠只能得到很少的粮食和资源,吐蕃人要么把兵力分散到足够宽广的地域,要么在吃干净一个地区前离开,前往另一个地区,否则就是不能维持下去的。

“找到吐蕃人存放补给品的地方,然后将其焚毁,胜利就属于我们!”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王文佐派出愈来愈多的斥候,有唐人、也有当地的羌胡人。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情报,他许下了五十匹绢的重赏——任何发现吐蕃军队踪迹的人在情报得到确认之后,都可以得到五十匹蜀绢。这个消息在得到了证实之后,立刻在当地人之中引起了沸腾。这些本地人都是绝对的功利主义者,哪怕他们已经打算站在吐蕃人一边,也不拒绝用吐蕃人的情报来挣一笔外快,谁会和蜀绢过不去呢?各种各样,不知是真是假的情报如流水一般向松州用来,

“你是说昨天下午,你看到一队吐蕃士兵经渡过了河流,向南前进?”伊吉连博德一边记录对方的禀告,一边问道:“你还记得具体时间吗?还有吐蕃士兵的数量?渡过哪条河流?”他将告密者的回答记录清楚,并在地图上标清了一个大概的位置,示意对方退下。

“赏赐,赏赐!”那个告密者用口音十分浓重的唐话大声喊道。

“现在你说的这些话还没有得到确定,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有确认是真,才会发放赏赐!”伊吉连博德有些疲惫的说道,这个回答他今天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而对方的反应也一如既往。

“莪说的是真话,你们撒谎,明明说只要我禀告吐蕃人的踪迹就赏赐五十匹绢布的!”

伊吉连博德挥了挥手,示意部下将这个讨厌的家伙赶出去,然后捏了捏自己的眉心,然后才道:“下一个!”

当伊吉连博德斥退了最后一个出卖情报之人,天已经完全黑了,他看了看手上的地图,上面密布了数十个黑点,每个黑点都代表着一个告密者所说的吐蕃人出没之处,他失望的摇了摇头,拿起图册向里屋走去。

“这些羌胡人都是骗子!他们只想在我们这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骗五十匹绢走!”

当伊吉连博德站在门口,听到里面传出的怒骂声,那是崔弘度的声音,显然对方已经被那些难缠的家伙给搞得快要崩溃了,这让他原本郁闷的心情便好了一点,他决定在门口等一会儿,待到崔弘度发泄完毕,自己再进门。

“别生气,耐心点!”王文佐的声音还是如平日一般:“若想少流血,这时候我们就得多耐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