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蛮夷与中国

金仁问被王文佐的话语感染,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过了半响之后方才问道:“我从没有听过这些城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长安时,我去粟特商人的会堂时找到几本书,这些城市的故事都是从书上看到的!”

“嗯!”金仁问沉默了半响,叹道:“世间万物皆有始终,即便是长安洛阳也有那一日,这虽然可叹,但你我都是凡人,也做不了什么!”

“那倒未必!让长安洛阳永世长存自然不可能,但多迁延一些岁月倒是不难!”王文佐道:“究世间兴衰,无非后世子孙忘却祖宗创业艰辛,骄奢淫逸,终致衰亡。如今大唐国势之盛,远迈前朝,然而子弟骄奢之速也远胜前朝,仁寿兄以为我说的对不对?”

金仁问点了点头,对于这点倒是没有什么好争辩的。与两汉南北朝创业诸帝相比,李唐开国统治集团的出身可能是最高的——除去少数以武勇建功之人以外,李唐开国统治集团几乎和隋、北周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波人。这样的好处就是统治集团有丰富的军事政治经验,国家能够迅速的从隋末的战乱中恢复过来向外扩张,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坏处就是这波人几乎都是n代贵族,盘根错节,腐化骄奢的速度也是快的吓人。即便是以贞观之治而闻名的唐太宗时期,也可以看到大量兴建宫殿,赏赐勋贵宗室田地财富,其结果就是上层利益集团膨胀的速度惊人,层出不穷的爆发宫廷军事政变,无力对国家做真正的政治经济革新,财政吃紧,最后搞出安史之乱这种大事件。

“那你觉得这会有什么后果呢?”王文佐问道。

“这个——”金仁问皱了皱眉头:“三郎,长安洛阳的奢靡之风的确有,但这种事情哪国没有?不管怎么说,太子仁厚明睿你也是看到的,你若是看不惯大可暂时隐忍,待到太子登基,那时你大权在握,想做什么还不是举手之劳?”

王文佐缓慢的摇了摇头,目光冰冷,与平日的温和可亲浑似换了一个人。

“三郎你是什么意思?你难道不相信太子不?”

“人是会变的,尤其是皇宫之中,众人包围之下的太子!”王文佐道:“再说纵然太子真的能够保持初心,登基之后信用我,我只怕也做不了什么!”

“为何这么说?”

王文佐拔出匕首,问道:“这匕首虽然锋利,但能够割到刀柄吗?”

“当然不能?你这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我即便大权在握,但执行我命令的人都是长安富贵之人,我如果想要改变这一切,肯定会令行不施,到头来不但成不了事,只怕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金仁问看了看王文佐的脸,突然叹道:“三郎你为何这么说,当初你在百济倭国时可不曾这么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