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顾虑

“王都督?”王昭棠见王文佐一直不吭声,还以为对方已经恼怒,咬了咬牙:“大贺氏乃是契丹中之贵种,大贺兄弟更是得赐李姓,方才得罪之处——”

“没什么!”王文佐笑道:“我方才想起了一桩旧事,并无责怪二位之意!都起来吧!”

“多谢王都督!”大贺怀恩等人松了口气,站起身来,王文佐让人又搬了一张桌子来拼起来,众人重新坐下,问道:“柳城是安东重镇,最近如何呀?”

“还能如何?”王昭棠笑道:“泉盖苏文死了,谁都知道要出兵了,几十年的旧怨今日得报!大伙儿都等得心焦了!”

“嗯!”王文佐目光转到大贺怀恩身上:“你觉得呢?”

“高句丽这些年下来已经是民穷财尽了,只是凭一股子虚火撑着!”大贺怀恩道:“泉盖苏文这一死,这股子虚火也没了,灭亡是指日可待!”

王文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相比于这些中下层军官来说,他考虑的要深远的多。以唐帝国对百济的处置方式来看,在消灭高句丽之后,帝国最可能的处理方式是把高句丽的中上层人员迁往内地,然后将其划分为若干羁縻州县,安东都护府统辖。这么做的好处是打击了高句丽复国势力,毕竟高句丽建国于西汉,距今八百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坏处就是更加加剧了当地地广人稀的问题,偏偏唐又拿不出本国人口来填补真空,结果就是靺鞨人、契丹人、新罗人等其他民族取而代之,一个处置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诸位!”王文佐笑道:“你们都觉得此战高句丽必灭?”

“不错!”大贺怀恩道:“泉盖苏文死在这个节骨眼上,高句丽气运已衰,非人力所能挽回!”

“那你们觉得灭高句丽之后,怎么样才能让其故地长治久安,为大唐藩属呢?”王文佐笑道。

大贺怀恩等几人相互交换眼色,他们不知道为何王文佐会突然问这个问题,这和他们的身份有些不太合适。王文佐看出了几人的心思,笑道:“我随口问问,你们几个就随口说说,权当是我接下来要来安东都督府任职,先向你们这些本地人打听一下。”

大贺怀恩等人闻言,脸色微变,王文佐虽然是一副玩笑口气,他们可不敢当玩笑。大贺怀恩站起身来,指了指左右:“王都督,您看这酒肆,坐的都是当地人,有汉人、有靺鞨人、有铁勒人、有粟特人,还有突厥人,您觉得他们过得如何?”

王文佐看了看四周:“虽然有些杂乱,但看上去过得还不错!”

“都督您果然好眼力!”大贺怀恩笑道:“您别看这些人个个穿的破烂,但都过得都不错,放在中原,也算得上富户了。就拿方才那个给您让座位的家伙,他是养猪的,光是他家就有四五千头猪,每年秋天他卖出去的熏肉便有能装满几十辆大车,这时候的家中奴仆天天都能吃杂碎吃的满嘴油!”

“哦?那可真了不得了!”王文佐笑了起来:“原来给我让位的是这样一位大财主,倒是没看出来!”

“这也不怪您,咱们关外和中原不一样,便是富户也不会穿金戴银,绫罗绸缎的!”大贺怀恩笑道:“这些人里有放猪、放牛马的,也有养蜂采药的,还有淘金的,都过得不错。但是他们只怕一件事情!”

“哦,什么事情?”王文佐笑道。

“官府派人来征收捐税,发劳役,各色关卡公文,那他们就过不下去了!”

大贺怀恩大着胆子说出了这句话,就闭目等着王文佐的叱呵责骂,却没想到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正当他准备睁开眼睛时,却听到王文佐笑道:“这有什么奇怪,莫说是你们,就算是莪也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