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异乡来客

“若无您在国内调运钱粮,我等也无法建功!”崔弘度笑着补上一记马屁。

“我?”袁异式摇头笑了起来:“若是旁人这么说,我也就豁出去这张老脸受了,可在你面前这份恭维我怎么受得起?你们在百济快三年,从登州运过去的钱粮屈指可数,我哪里还有什么功劳?要说功劳,刘仁愿刘公第一、我那老友第二、第三便是你现在的上司,说句实话,王文佐乃是当世英杰,我那老友好几次在给我的信里都是赞不绝口,若是让他来算,只怕是王文佐第二,他第三了!”

“刘刺史之器量,果然不一般!”崔弘度翘起了大拇指:“只是不知现在刘公现在如何了,我听说前些日子他被流放到西南去了!”

“你还不知道吗?”袁异式惊问道,旋即叹了口气:“也是,你们在倭国消息不灵通,倒也正常。哎,刘仁愿他在途中就得了病,到了流放地不久就去世了!”

“原来如此!”崔弘度叹了口气:“袁公,我家主上此番让莪回长安,便有让我活动一番,请朝廷赦免刘公回乡,现在刘公已经过世,只能看看能不能把他的家属和尸骨返乡了!”

“不错!”袁异式点了点头:“王文佐是厚道人!刘仁厚有大功于朝廷,却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被流放到烟瘴之地,死的不明不白,总不能儿孙尸骨也不能返乡吧?你且去做,我也会给朝中老友写信,让他们也出把力!”

“那就多谢袁公了!”崔弘度闻言大喜,赶忙起身下拜。袁异式笑道:“这本是好事,你谢我作甚!”他这时才想起一旁的狄判官,笑道:“瞧我这老糊涂,却把自家人忘在一遍了。崔虞候,这位便是狄怀英,并州晋阳人,在我手下当个判官,你莫要小看他,我这转运衙门的事务,多半是他做的,若是没了他,第一个塌台的便是我!”

“不敢!”狄判官赶忙躬身逊谢,他与崔弘度行了礼,分别坐下,闲聊起来。狄判官心里存了打探的心思,问道:“崔虞候,你是在熊津都督府当差,所乘船只为何从倭国来呢?”

“是这么回事!”崔弘度笑道:“在下上官王文佐除了熊津都督府都督之外,还兼有倭国抚慰大使的差使。末将去年随上官出使倭国,直到最近才受命回长安,所以这船是从倭国来的!”

“去年就出使了?那岂不是呆了半年多?什么事情拖了这么长时间?”狄判官问道。

听出对方话语中有诘问的意思,崔弘度眉头微皱,心中略有些不快,不过他并不想与袁异式的下属发生冲突,便笑道:“狄判官有所不知,我们抵达倭国之后,当地发生了内乱,二王各自聚众数万,相互攻杀,直到近期才战乱平息,所以拖延了这么久!”

“倭国发生了内乱,二王各聚兵数万,相互攻杀!”狄判官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一颤,即使不过寥寥数语,也能感觉到后面的累累尸骨、斑斑血迹,他看了一眼崔弘度右手的扳指:“这么说来,以崔虞候的武略,想必在这场战乱中也立下了战功吧?”

这次即便是袁异式也听出了狄判官话中有话,他有些不快的看了部下一眼,沉声道:“王都督此番乃是奉诏出使之人,又怎么会参与倭人的内战?狄判官,你须得慎言!”

“是,下官知错了!”狄判官心知自己说错了话,赶忙低头认错。袁异式目光转向崔弘度,笑道:“我这下属还年轻,言语之间未免有些冲撞,你莫要放在心上!”

“袁公哪里话!”崔弘度赶忙应道:“狄判官心直口快,正和我等武人的口味,他这么说正是没把我当外人,我又怎么会放在心上。”

“那就好,那就好!”袁异式笑道:“当初我虽然没去百济,但刘刺史与我是多年好友,他在书信中也多次称赞王都督,以为大唐少有的英杰,假以时日,说不定能成为英国公、卫国公那样的栋梁之材。你是王都督的爱将,前途不可限量,若有什么需要我出面的,不用客气,尽管直言!”

“英国公,卫国公?”狄判官闻言暗自吃了一惊,他在袁异式手下有些时日了,心知这位上官平日里是个慎言之人,怎得今日各种恭维话不要钱一般往外送,难道真的是受了厚礼,高兴过头了?

例行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