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这简直就是抢钱啊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538 字 3个月前

老朱是个急性子,广告的事情确定了处置方案,朱塬觉得,大过年的啊,这可以了吧,可以放自己离开了吧?结果是,继续被老朱拉着讨论。

再次加印的事情好说。

且不说定了广告方案之后,接下来,每一期《大明月刊都能有两万两的进账,只是月刊本身的销售收入,随着加印后从成本平摊的更低,也足够将杂志加印到10万册。

这一次,也可以把精装版的比例提高一些。

之前增加到6万册,还是只有1万册的精装,因此还引起了一些小风波。现在,与老朱讨论过后,决定三七开。10万册总量,3万册的精装,7万册的简装。

另外,加印的同时,朱塬也提出,可以适当扩大一下编辑团队。

老朱都爽快答应下来。

然后是开办其他杂志。

老朱的想法,当然还是要国家级的,要朱塬来掌舵,要宋廉那种级别的文人担任主编。

朱塬却有不同意见。

当下这时代,一部主轴的《大明月刊就够了,其他,总不能朝廷十部,每一部都发行一种刊物,那就有些多余。

嗯。

老朱对此倒是挺感兴趣。

朝廷十个正二品部门,每一部出一本杂志,这点子……不错啊!

朱塬只能再次讲道理。

至少现阶段,没必要。

首先,朝廷十部每个月暂时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和公众交流。

其次,就算勉强凑足了一本刊物,到时候,没人买,只能免费分发,那就尴尬了。毕竟现阶段,一本《大明月刊,就足够关注时事的百姓了解朝廷政策,没必要再细分到中书的每一部。

最后,成本啊,要花钱的。

大概是听到最后,心疼了,老朱再次从善如流。

随后,经过商议,初步确定了增开两本杂志,一本《营海月刊,一本《金陵学刊。

前者,很容易理解,由营海司主导,内容方面,凡是与开拓海洋相关的资讯,都可以刊载。

后者,其实也是朱塬很早就产生的想法。

最初的考虑,朱塬想着让金陵大学开办一本大学学刊,现在的问题是,只是红山一圈,就已经确定了五所大学,但这五所大学还没有达到每个学校都开办一本杂志的程度,毕竟连十部都没办法这么弄,因此,干脆就大家共享一本‘学刊’。

两本刊物,可以说,都与大明的核心国策相关。

当然,另一方面,其实也都是朱塬一手扶植起来的领域。按照老朱说法,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的私心……很明显啊。

这自然是玩笑。

老朱也能看出增开这两种刊物的更多原因。

比如,《营海月刊,一方面,营海方面,确实有很多事情可说,每一季的海捕,每一年的海贸,营海司的各种大型工程,与海洋相关的各种政令,甚至……还可以关联一些海军,如此种种。

另一方面,还是钱的问题。

这本杂志,营海司自己……不用朝廷贴补,就肯定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