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十二张牌照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304 字 3个月前

巳时整,来自东南各地的一百多位海商或有意成为海商的地方豪富进入营海使府邸正院。

明远堂容不下,部分人只能站在门外,好在明远堂今日大门侧门全开,倒也不怕听不到声音。

主位只有朱塬一人,坐在那张宽大会议桌上首靠右位子,毕竟不能挡着祖宗佩刀不是。

华高和吴祯已经离开。

两人明白,今天是朱塬的主场,提前过来了解过他的想法,就主动告辞。

还有太多事情要忙。

等所有人或站或坐或主动或被动地找到自己位子,朱塬习惯性拍了拍手,扫了眼四周:“那么,我们现在开始。”

众人顿时或拱手或应是,有幸凭借年龄名望在会议桌两侧落座的一些人还下意识起身。

朱塬不得不压了压手,待重新安静,才说道:“劳烦各位一路奔波,又在定海盘桓这些时日,我就不废话,召集大家来,一方面是谈一谈今后海贸的规矩,毕竟新朝要有新气象。另一方面,是朝廷近日的一些事情,需要大家出力协助。”

现场诸人这些时日对此已经有所猜测,朱塬这么直白,还是出人意料。

而且,这位小大人的说话方式,又白又怪,倒也……别有韵味。

最初见老朱时,朱塬还拗一下,当下越来越接近后世的说话方式也是故意。

与其费心思适应古人,不如让古人适应自己。将来有一天,如果全大明都说普通话,哪怕其他都不成,朱塬觉得自己也不算白来一遭。

别人都是超国界文化输入,咱可是超时空。

高端。

不等反应过来的诸人再要应声,朱塬已经继续,从手边一叠资料中挑出一份,朝长桌中央推了推:“先说大家最关心的,今后的海贸新规矩。这是近期营海司根据历朝历代市舶相关律条,制定的全新大明市舶法令。不过,属于暂行条例,也即暂且施行,计划一年后,根据具体的执行情况,再对其中一些可能不适宜的条令进行修改,比如税率,比如货品出入限制,等等,然后才会确定为最终律法。”

说到这里,朱塬稍微停顿,接着道:“高祖约法三章,汉室因此大兴,可见规矩之重要,律法之关键。市舶法令一旦确定,未来十年,都不会再做改变。因此,大家将来只要按照规矩行商,不需再有其他顾虑。”

商人最怕什么?

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啐!

总之,营海使大人曾经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欲仙欲死。

朱塬这番话说完,堂内堂外,一百多双眼睛都眼巴巴地盯向那本并不算太厚的小册子。

既然是商人,那怕没有朱塬这个后来人的相应见识,现场诸人也明白一份让大家可以参考的律法究竟有何种意义。特别还是这个商人地位低下的年代,律法,或许是约束,但也更是一种保护。

有规矩,才能画方圆啊!

没规矩,不管你怎么画,说你是错的,你就是错的。

稍稍给众人消化时间,朱塬道:“这本草案,稍后你们自己拿走,相互抄录传阅。若有意见,也可以向营海司提出,但只有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会把草案送去金陵给祖上审阅,待祖上许可,这份法令将开始试行。同时,营海司还会在明州和泉州,分别重开市舶司,等广东平定,还会有广州市舶司。”

“那么,我们开始下一個议题。”

翻开另外一份文件,朱塬抬头扫了眼众人,说道:“大家应该都知道,朝廷大军正在北伐,北伐需要粮饷。元廷腐朽导致内陆运河年久失修,朝廷不得不考虑海路运粮。我这个营海使,还有隔壁的海军都督,近期都在操持此事。”

这话刚落,已经有人抢道:“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乃我汉家儿郎百年之所愿。大人,朝廷但有差遣,长洲沈氏愿倾尽家财以供大军,绝无二话。”

朱塬看过去,大致认出,是之前求见过几次还在迎接吴祯那天码头上有过照面的沈家老三,‘沈万三’的第三子沈茂。

问题是,这么激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