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纯纯下头男

老头清楚朱高煦是来应天赶考的书生,连续三年,屡屡落第。

这些年时不时的来看望他,两人也是相谈甚欢,唯一不好的便是,每次来都带着东西。

他清楚,书生苦读寒窗数十载,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哪有什么银子,每次都是想方设法的推脱。

“老先生误会了,他们都是国子监的贡生,陛下说了要体恤百姓,他们是想将这灯笼赠与您老人家。”

朱高煦取出一支毛笔,在上书写一醉坊三字。

“原来是国子监的大人,先前是老朽唐突了,不过这灯笼老朽当真用不上,已经瞎了十几年了,这青山坊的每条街,都记在脑子里,就算看不见,也能如履平地。”

老头带着稍许歉意的脸色,解释道。

国子监贡生,在林浩眼中狗屁不是,但在大明百姓眼中,那便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更何况老头,曾几何时,还是私塾的教书先生。

“老人家,咱们换位思考一下,虽说您能记住这青山坊的每一条街巷,但路人却做不到,您把着灯笼,即为照亮别人,也为别人不撞到自己,这灯笼是国子监贡生的一份心意,收下吧。”

朱高煦拍了拍老者的肩头。

老头闻之,内心五味杂陈,没想到国子监的大人,还能为自个一介草民如此着想。

“谢过大人,是老朽错了,这十文钱便当作买灯笼的钱。”

老头接过灯笼,从衣袖中摸出十枚铜板,塞到朱高煦的手中。

在场所有贡生,皆是五体投地的佩服。

二殿下竟然当真将灯笼卖给了瞎子,还是瞎子心甘情愿的掏钱。

“将这十枚铜钱钉在国子监梁柱之上,时时刻刻的警醒着你们,很多时候,当你以为走到绝路时,换个思路,其实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若是连这点都想不通,没有入湖畔商学院的资格。”

朱高煦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悄悄塞进老者的衣袖中。

老头是洪武三年中的秀才,在青山坊开办私塾,收留穷苦人家的孩子念书。

一晃便是二十载,奈何老天不公,被一醉酒的锦衣卫殴打,硬生生的将人眼珠子给剜了出来。

“殿下,倘若老人家掏不出银两怎么办?”

一名贡生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