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能成大事李鸿基

冯硕说服了刘一峰他们黑吃黑。

当然郑芝龙依然反对,但4个汉人的民主投票3比1,他不得不同意。

说来讽刺,不管东西方,船员都是最信奉民主的人。

在海面上,只有两种制度:民主和独裁。

独裁是大多数时候的制度,以船长为主的统治体系。而当船长的统治有问题或者船长的状态无法继续统治的时候,船员们会选择民主制度,选出一个大家都服气的人。

这是因为船支出海后,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操控船支活下来,所以东西方的航海历史上,都同时出现了民主制度的雏形且大多数时候都能贯彻下去。

郑芝龙就被影响了,不仅是民主投票他很熟悉,连带刘一峰喜欢的开会模式他也很熟悉。所以他见投票3比1自己输了后,没有挣扎果断的接受了黑吃黑。

但他依然把目光投向了本该是自己坚定盟友的李鸿基,不明白他突然叛变的原因。刘一峰和冯硕也很想知道,其实两人都觉得李鸿基会站在郑芝龙那边的,刘一峰都做好了拉入所有人讲清楚来龙去脉再投票的准备的了。

李鸿基放下投同意黑吃黑的手,说道:“我刚才想起一件事,这是我们见张昌恭时候的事,当时我就发现了但我给无视了,主要完全没朝那个方向去想。”

他的话引起了3人极大的好奇,不说话等着他解释。

“你们知道的,虽然我官话说的不错,但我是关中人。我的官话是在军队中学的,南军都必须学官话。”

刘一峰被提醒了,他突然才发现这个时代大明的官话就是普通话!

后世记载的大明官话是江南地区的应天府话,和后世江南方言是不是一样姑且不论,但绝对不是普通话。

普通话的雏形是华北方言,口音没那么重的那种。刘一峰因为太习惯普通话了,大明的首都顺天府又在华北平原,一时间这些灯下黑的东西他就给无视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个大明已经有太多的不同了,普通话作为官话也未尝不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