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这样, 他在一开始猜到薛星和的选择的时候, 他还是无法理解薛星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家族就重要到他可以完全不顾性命和爱人吗?
后来薛星和单独约他见了面。
薛星和确实是个好哥哥, 他很聪明, 他知道他的小弟和其他人都不一样,无法接受薛家人的想法, 他想要萧玉彦帮忙劝一劝薛星棋。不为别的, 单单只是想让薛星棋在他死后不要太过伤心。
薛星和并不觉得死亡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 古人总有一些和现代人不一样的看法认知, 就像在他们心里, 行房是一种神圣的事情一样,死亡也并非一件坏事。那么多人轻生求义, 实际上不为私欲而死的死亡在他们眼里并非逃避现实的自尽, 而是非常光荣的行为。
萧玉彦那天和薛星和聊了很多,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事情。
一开始接受这里的思想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萧玉彦身为一个现代人, 他被现代的思想熏陶了将近二十年,很难改过来。但是有些理论, 你慢慢去了解试着接受之后,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无理取闹。
不过是社会不同,意识形态也不一样。
薛星棋一直以为程筝是听了薛星和的嘱咐才会去嫁人的, 实际上并不是,薛星和只是看透了在他死之后程筝一定会陷入嫁人还是去家庙里青灯古佛一生的两难。就算没有薛星和的那一封信,程筝九成九也会选择嫁人。
在这时代,去家庙里过一辈根本不是什么好事,不说家庙虽然离家近,但是实际上布置的比山上苦修的寺庙还要清苦,山里的寺庙好歹还有人去上香拜佛之类的,家庙里是和外头完全隔绝的,生活质量自然也不怎么样。一般去家庙的基本都是家里犯了大错却不好处置的男子,里面肯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更何况,程筝不是个不孝的白眼狼,他去家庙里过一辈子,疼爱他的父母肯定心里也不会好受。程父程母本来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太好,他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地只顾爱情不顾家人?
程筝不是因为没有担当所以才不选择殉情,而是因为太有担当了而无法放任自己自私地去殉情。那些殉情的人想过自己死了之后家里人会有多痛苦吗?薛星和选择死是因为他要为他薛家负责,程筝明面上却没有死的理由。他死了,外界会怎么居心叵测地猜测这里头的理由?两家的仇人会不会借此攻击两家?他们的亲人会不会因此受到不必要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