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arvel迈威科技公司去年开始做的第一款产品是专门从事数据储存器中控制数据高速传输的半导体芯片。当时我们要与像ti德仪、national松下以及ib等这样巨头竞争。身边很多人知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我们疯了。但是,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认为当下的发展趋势正好是混合信号开始了!以前的信号都是模拟的,但是现在开始的趋势是模拟、数字加上ds混合在一起,整合在单晶硅的芯片上。当前,在技术转折的关口创业,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
听到这里,倪院士赞赏道:“戴总,你们非常有远见与眼光,正好赶上这波技术转折的潮流!”
戴伟立作揖道:“谢谢倪院士的夸奖!”
“虽然我们的芯片设计理念很先进,但是要做那些存储巨头公司的业务相当不容易。以前我们几个都是搞技术的,从来没做过销售,之前没有任何创业与销售经验,也没有人脉资源。当时,还是我动脑筋先买了一本厚厚的电话簿,然后从上面找到那些从事存储产品的公司电话号码,再一个个打电话过去推销我们的产品……”戴伟立继续介绍起来。
听到这里,李晓凡竖起了大拇指:
“戴总,创业真心不容易,我真佩服你们的勇气和激情!”
“呵呵,李董,说实话我们这叫有勇无谋!去年凭着当初尚存的一股创业激情,我给电话簿上的存储企业都打了一通电话,但四处碰壁,像我们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人家大公司根本不给我们机会。那时候来自我们父母与朋友的35万美元创业启动资金也快烧完了,我们arvel迈威科技公司处在倒闭的边缘……”戴伟立叹了口气道。
“戴总,那你们后来是怎么生存下来的?”李晓凡好奇道。
第433章 美女的急切挽留与世界太小了!
“后来我把主要精力对准了全球最大的硬盘生产商希捷公司,把所有能够搜索得到的希捷公司部门电话都狂轰滥炸了一番。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我打电话到希捷公司在明尼苏达州布鲁明顿市的驱动设计中心,当时是一名叫kenburns先生接的电话。电话接通以后,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头就噼里啪啦介绍了一番我们arvell迈威科技公司的数据储存器中控制数据高速传输产品设计理念……”
毕业于名校的戴伟立口才非常好。她在17岁时候就随父母从上海移民到旧金山,父亲曾是浦东造船厂的总工程师,母亲是护士长,两人都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戴伟立和两个哥哥,是改革开放后伯克利迎来的第一批大陆留学生。
戴伟立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去年创业之前是佳能美国公司的一名程序员。她的先生周秀文在伯克利拿到博士学位后,创业前在一家新成立的模拟信号芯片公司工作。
戴伟立继续给李晓凡他们讲述道:“等我滔滔不绝的介绍以后,对方安静了好几秒钟,我开始以为跟以前一样,对方很忙懒得继续听我介绍,或许已经放下电话去干其他事情去了……”
戴伟立喝了一杯咖啡后,笑着继续道:
“结果,kenburns先生安静了两、三秒后,在电话里突然问我道:你们公司真能做得这么好,你们设计的产品真能实现你刚才所介绍的那些性能指标吗?”
“当我听到kenburns这样问我的时候,我知道机会来了,可能我刚才的介绍已经打动这位kenburns了……于是,我满口答应道:完全没有问题!第二天,我家先生秀文和秀武俩兄弟立即赶上第二天最早的航班飞去了明尼苏达州布鲁明顿市的驱动设计中心,找到了这位kenburns。当我家先生接过kenburns名片时候,才知道kenburns是这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也正所谓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太好了!”戴伟立自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