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咸平三年

其实原本这一次声势浩大就只是样子货,更多是试探之举,所以说这一次赵恒的御驾亲征,其实也是应该的,并不算是反应过度,因为的确如果没有他亲自坐镇的话,前线还不定会成什么样。

同时这样也是向辽国表明了大宋这边坚决的态度,才有了现在暂罢刀兵,但随时可能烽烟再起,所以宋军没有放松警惕,赵恒也一直在做着各种布置。

当然,这半年来边界虽然看似平静,但各处却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比如李勇到东京的当月,黄河在郓州大决口,大水漫灌鲁西,直接将须昌城淹没,死伤不计其数。

黄河治理问题历来是令各代王朝统治者头疼的一大难题,历经两千年无数次的改道、决堤,为了治理这条母亲河,历朝历代靡费无数、劳民伤财,但却不得不做,因为不做的结果更糟糕。

说人定胜天,但真让黄河肆意泛滥了,那整个流域上千万民众都可能遭殃。

此外还有茶政之事,宋代茶已经开始流行,在士大夫阶层更是有着饮茶的风尚,像是《梦华录》原剧中,赵盼儿不管是在钱塘还是东京汴梁,开的都是茶楼,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此时茶饮的流行关于发展。

而相应的,茶政事涉相关的税收,自然也引起了注意,不管是免除湖南茶税、地税,还是恢复饶州茶仓,以便茶民就近缴税,都与此相关。

之后赵恒又设置群牧司,掌管内外厩牧之事;设置川、峡安抚使,也称安抚司,这是对于之前神卫军王均叛乱的善后工作;籍河北强壮男子,团练乡兵,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桩桩一件件,李勇都是作为旁观者,偶尔提出一些意见,也并未被采纳。

赵恒的理由是“爱卿不查细节,虽高屋建瓴,却又不切实际”,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真正有资格上这盘棋的,在赵恒这里也只有他与当朝宰相李沆。

原本有两位宰相,因四月吕端病重,赵恒启用了前朝的张齐贤,但因冬至日朝会时醉酒在殿前失仪,就被罢去了相位。

而实际上李勇却看得很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张齐贤与另一位宰相李沆不和,而赵恒十分信任李沆,更不愿二人内斗太甚,故而才罢去了张齐贤。

但另一方面,因为此事他对于李沆同样也有了些芥蒂,所以接下来他将同时任命两位宰相吕蒙正和向敏中,与李沆正好能相互制衡。

不过这两位宰相要明年才会正式任命,而且都干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