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何谓战也?

对弈江山 染夕遥 2794 字 3个月前

枪矛兵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手中长枪长矛,可在骑兵还未冲至之时,齐齐出枪出矛,枪尖或者矛尖,便可在刹那之间搠向敌人的胸膛,或者直接搠向骑兵战马的马腹,那战马便会顷刻倒地毙亡,马上骑兵便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可是,枪矛兵主要对付的是轻骑兵,若是敌人是重骑兵,那他们手中的枪矛搠进敌人胸膛或马腹的几率就变的小了。

因为重骑兵,兵马皆重甲。

而,如今枪矛兵眼前,便有一支重骑兵——长戟卫。

再看战场之上,左侧的形势和右侧的形势完全不同。

左侧乃是臧宣霸率领的普通轻骑兵,对上萧元彻的枪矛兵,却有了苦头吃。

枪矛兵整齐划一的举枪搠矛之下,臧宣霸的阵营顿时人仰马翻,马惨叫声,人惨叫声,仿佛煮沸了的一锅水。

当然也有仗着马快的骑兵,冲入枪矛兵中,不过刚踏翻了一两个士卒,便被四面八方的枪矛搠了无数个窟窿,栽落马下。

反观战场右侧,却比左侧的形势艰难了许多。

无他,搠不动,重甲太过坚实,无论是人是马,枪矛兵都无法一搠而透。

往往十几个甚至数十个枪矛兵同时举起枪矛,对着袭来的

骑兵连搠数下,才能将这骑兵搠下马去。

效率自然不好。

而长戟卫向来以勇悍迅捷著称,如何愿意多给枪矛兵多搠的机会,直接便踏马而上,一撞之下,右侧的枪矛兵纷纷扑倒,阵势顿时被撕裂了一个大口子。

张蹈逸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如同最锋利尖刀的刀锋,一往无前的向里猛攻猛杀,那大口子眼见的被越撕越大。

张蹈逸手中大刀,朝下一砸,便砸倒一片,往前一推,便推倒无数。

根本拦不住!

一旁恼起了张士佑,但见他大吼一声道:“张蹈逸休得猖狂,某来战你!”

再看张士佑将令旗扔给身旁副将,一催战马,抡刀朝着张蹈逸冲去。

瞬间,二将相见。

敌人相见,分外眼红!

两将个催战马,各抡大长刀,互不相让,接架相还,斗在一处。

从整个局势来看,虽然表面之上,两军势均力敌,但实际上,沈济舟的军队还是占据着主动和优势的。

无论从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伤亡的情况看,萧元彻的军队都处在劣势。

但不是绝对的劣势。

萧元彻吃亏在兵少,所以并不十分大的伤亡,都是萧元彻不好承受的,而沈济舟的优势便在于兵多,开战以来,沈济舟的兵力损失数量远超萧元彻多矣,但他的兵多,也不在乎这些了。

但战场之上并未出现一边倒,或者沈济舟一方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在萧元彻阵地极为缓慢收缩的情况下,几

乎呈现鏖战相持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萧元彻兵虽少,但精。

萧元彻其实心中十分明白,自己早晚要与沈济舟一战,他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何处。

讲兵多,大晋天下,谁都比不了沈济舟,渤海五州,幅员辽阔,人口繁茂,沈济舟的兵力才可以冠绝于天下,更何况他还收编了公孙蠡和韩甫的旧部,兵力更是极胜。

可是,若论兵精,大晋天下无出萧元彻其右。萧元彻自昔年充州起兵,兵力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多的,直到现在也如此。

但他的兵力却总是最精的。

麾下禁卫营,多步兵精锐,佐以少部分骑兵;更有天下威名赫赫的憾天卫精锐骑兵,那是可以以一当十的存在。

沈济舟本来兵就不精,又于灞津渡和临亭两败于苏凌等人手中,原本主力基本被打散,若不是他后撤收拢旧部,又急急提调渤海新兵,重新组成十数万大军,也不会有今日兵围旧漳城。

但无论是收拢的败兵,抑或是新兵,无法与精兵同日而语。

所以,才有了眼下的鏖战局面。

何谓战也?

战争,拼的是人。

战争,是一台冠以杀戮的机器,一旦启动,生死阴阳,各安天命。

但,战争有的时候,更好像一门精妙的艺术。

兵种相克,兵数多少,主帅调度,都是一战胜败的关键因素。

战争,犹如这天下棋局中,对弈双方在棋盘某处,投下的最多的棋子。

胜负只在一

念之间。

一招不甚,满盘皆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