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卫宣的格局

三国归晋 魔力鸟 2340 字 3个月前

在决战之前,袁绍也曾经想过曹操的态度,但是他以己度人,认为曹操也会不甘寂寞,分裂状态对袁绍有利,对曹操也有利。在袁绍看来对曹操最有力的状态就是卫宣与自己僵持,僵持越久越好。那么在明眼人看来卫宣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曹操出兵支持袁绍是能够理解的。

更何况袁绍与曹操多年的交情在,曹操一直是自己的小弟,小弟领兵前来助阵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之前淳于琼多次请袁绍出面协调军令,袁绍并没有引起重视,他只是认为曹操心高气傲不愿意接受一个曾经的好友地位在自己之下的淳于琼的指令而已。

得知曹操背叛了自己,袁绍的愤怒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他不该不听淳于琼的指挥。淳于琼在前线对卫通和曹操也是做了防范的,只要袁绍领兵去西侧,可能一会班会无法击败卫通的骑兵,但肯定也能迅速的稳住方阵,然后再想办法调集精兵对付曹操。然后只要等待天黑,这一场有预谋的进攻就会化解,来日再战双方就都在明面上了。

但袁绍比曹操更加心高气傲,绝对不容许曹操临阵倒戈,虽然曹操是和卫宣早有预谋,但袁绍更愿意相信曹操是临阵倒戈,他要带着冀州精锐阵前将曹操打疼,让他觉悟。

然后,袁绍就悲剧了,淳于琼三面受敌,三面都很强悍。如果袁绍能够帮助他解决掉曹操,或许他还能喘一口气。

但????????????????袁绍三万人是奈何不了曹操五万人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处的斥候给袁绍带来了一个更加不利的消息,一直在巨鹿附近徘徊的赵云已经率兵赶往平乡。

如果在开战之前,袁绍并不会将这一万骑兵放在眼里,现在局面已经焦灼,己方士气下降。一万骑兵可就是可以主宰战场的生力军。袁绍明白这个道理,战场上的将士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这个消息逐渐传开的时候,人心也就开始环路昂。

当轰隆隆的马蹄声再次从西北传来的时候,曹操和袁绍两班人马都十分紧张。

不过当斗大的赵字大旗出现在众人眼里的时候,战场的形势很快就被逆转了。一万骑兵如果是双方摆开阵势冲入十万步兵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现在是正面淳于琼被贾诩率领的几部兵马压制正在逐渐后退,而西侧卫通的骁骑营一万五千人人人携带连弩给前去阻截的长枪兵一个沉重的打击。

长枪兵依靠的就是长枪对战马的伤害,长枪兵的防御却并不好,骑兵连弩一通射击,整个长枪方阵就彻底乱了。

好不容易袁绍领兵挡住了曹操的进攻,虽然明显处于劣势至少还能抵挡一阵子。现在赵云到来就彻底击垮了袁绍这将近十万人的信心。

袁绍想的是是距离第的决战,但他和快就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的方阵三面被敌人突破了。淳于琼最先派遣了两百亲兵在战场上找到袁绍,告诉他正面已经挡不住了。因为那黄忠和张杨太勇猛了。

袁绍明白,淳于琼这是让他带着人呢赶紧撤离战场,他留在战场断后。

袁绍没有犹豫,再次聚拢自己的亲兵,凑了五百人,避开了赵云的锋芒撤离了战场。

贾诩是老狐狸,他站在望楼上看到了敌人方阵的几处骚乱,知道是时候给敌人最后一击了。

贾诩转身对着身旁的传令说道:“

传令典韦、许褚出营配合黄忠部正面击溃敌人。

传令卫通、赵云准备追击敌人。

传令曹操敌人溃败后负责收拾战场。”

随着传令兵飞奔而去,贾诩一直绷着的脸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卫宣则咧着嘴看着战场笑道:“先生,你说是让孟德追击袁绍还是南下进攻袁术?”

贾诩沉吟一会说道:“主公,如今在冀州聚集了我方将近十万兵马,豫州也有文远和公明在,主公为什么还要将这样的战功让给曹操?”

卫宣笑了,笑得很开心,贾诩这老狐狸精于算计,尽管曹操已经摆明车马与卫宣站在一起,但是只要有削弱曹操的机会他是不肯放过的。

但现在袁绍的主力已经被击溃,剩下的就是捡垃功劳,应该让自己人上。

即便是在扬州苟延残喘的袁术也只是一堆功劳了。自己这位英明神武的主公却想着给曹操送功劳。

卫宣也没有回答贾诩,一直看着战场,随着袁绍的撤退,淳于琼也无心恋战。最后的精神支柱也没了。所以三面的突破进展都非常顺利。

接下来正面决战变成了三面包围,然后就是长途追击。一直到傍晚时分各部人马才总算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