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三百二十四章 点球大战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095 字 2022-11-14

鸟巢体育场。

在陈晨拿到蹴鞠走向罚球点的同时,坐在老陈身边的陆垚,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之前曾经专门做过的关于点球胜负策略的一篇课题文章。

罚球点球的技术动作环节有以下几点:摆好球,将球准确而平稳地摆放在罚球点上。决定射门角度,罚球队员在罚球点球时采用什么部位击球、将球射到哪里、球的属性特征(地滚球、低平球、半高球、高球)等等。一旦决定之后,即使守门员看穿自己的射门意图,也要按已决定的方案来完成射门。因为在这过程中不按着预定的方案来射门,罚球者可能会产生犹豫,导致动作上的错误。注意力集中,不要去看守门员以及观众席上的球迷,以免受他们的干扰,眼睛始终盯着球,两耳倾听裁判的哨声。或者试图让对方守门员更加紧张,如给对方一个眼神,眼睛始终盯着球门的某一个位置。助跑,一般采用5-6步完成助跑,在这过程中要轻松自然,也可结合节奏的变化及假动作来欺骗守门员。击球,队员要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运用自己最擅长的脚法来罚。一般来说,脚内侧具有触球面积大、准确性高的特点,贝利都是采用这种脚内侧的固定脚法来罚球,而且从没有改变过。

2009年3月下旬,利物浦约翰莫里斯大学的体育运动科学总监蒂姆·凯布尔教授公布了一项“完美点球方程式”,理论上球员只要按“完美点球方程式”罚点球,命中率就是100。研究组利用天空体育电视台在球门后安装的高清镜头进行了精

确分析,从而得到了这样一个“完美点球方程式”。“完美点球方程式”由很多因素组成,但要让这个方程式完美体现,还得完成下面这些步骤:1)射门速度至少1046?kh;2)助跑距离禁区线到点球罚球点,分5-6个碎步完成;3)罚球时足球的飞行角度在20°-30°之间;4)足球在越过门线时的位置,在球门上角距门楣和立柱均05范围以内。

在罚球点球时,罚球队员可选择角度进行罚球点球和朝球门中心附近大力抽射这两种方式。同样,守门员也有两种防守方式选择:扑向两边和站着不动。罚球者每次做决定之前,必须是个完全的秘密,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大力直射还是选择角射。

世界杯和欧洲杯历史上罚球点球决胜负总共37场,总共点球进球45个。图1的球门区域划分图和各区进行球数可以看出:球门2区、5区、8区是最容易防守的区域,这3区是守门员一开始就站定的位置,只要守门员不冒险扑向两边,基本能守住该球,分别罚进球3、2、3个,3区进球总数才占总罚球点球进球数的

178。1区、3区是罚球者最喜欢射的区域,因为罚球者一般采用脚内侧的脚法来罚球,脚内侧触球的面积是最大的,就很容易把球射进这两个区域;虽然这两个区域也是守门员重点防守的地方,守门员通常会孤注一掷,扑向某个角,但这两个区域仍得分是最高的,两区罚球点球进球分别是10个和8个,两区进球之和占总罚球点球进球数的40。4区与6区、7区与9区是守门员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因为守门员扑救球时要移动腾空整个身体要花一定时间,在这过程中只要球速足够快,守门员基本上扑不到点球,两区进球之和分别为7和12个球,两区进球之和占总的罚球点球进球数分别为156、267。这4个区对于罚球者来说也是个挑战,因为踢出半高球和高球的技术动作不好把握,所以罚球者在平时的训练中需加强练习,掌握好罚球点球的关键技术动作。

比赛踢完120分钟以后,比分还是平局,足球比赛进入罚球点球决胜负的环节。通过分析世界杯和欧洲杯历史上37场罚球点球决胜负的比赛显示,选择先罚球的一方占有一定的优先优势,球队获胜的场数是23场,占的比例是6216。先罚球者将球罚进了,在心理上给对手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手通常会想,一定要把这个球罚进,否则,球队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这样在无形中罚球队员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会产生没有必要的失误。同样,先罚球者球罚丢了,可能给对手心理上产生松懈的心理,松懈就会引起技术动作的变形,在很大程度上会把球罚丢。

在比赛准备期,就要把所有参赛队员的进球能力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挑选5名进球概率最大的队员。从数学角度来说,罚球队员的出场顺序没有任何影响,但在实际比赛中却存在着差别,因为心理因素会使队员的进球概率都发生了变化。在罚球决胜负的通常情况下,第一罚对球员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球队挑选进球

概率最好的进球队员先来罚第一罚。试想,进球概率最好的队员将第一罚罚丢了,设想他的进球概率=75,那么,可以想象球队赢球的概率是多大。如果还在这种假设下,第一罚失利,你的总获胜机会降至30;第一罚进球使得获胜的机会升至57。通过心理研究的方法,在5名进球概率最大的队员中,选最差的进球队员进行第一罚。如果第一罚罚丢了,并不是灾难的,因为队员会觉得那是我们5人当中进球概率最差的队员,我们还有获胜的机会。如果第一罚球队员将球罚进了,那么队员有足够的信心来战胜对手,自信心使思维放松,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关键环节上,有助于提高后面罚球的成功率。在同等程度的压力下,有高度自信心的球员比信心不足的球员感到的忧虑要小的多。所以,研究表明:5名球员中最弱的出场,

球队在点球中表现会好一些。五轮点球之后进入突然死亡法,常识告诉我们:这就要选进球概率最大的球员去罚,依此类推。

队员经过120分钟比赛,大量的能量被消耗,体力基本处于透支状态,体能上的重负荷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技术动作变形。队员的疲劳程度越高,比赛时所受的压力会越大,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可能越多。以一个70kg体重的锋线队员为例:每分钟消耗的能量大概是6-10cal,全场共消耗720-1200cal。而守门员在场上的活动区域相对来说很小,所消耗能量大概占锋线队员的13左右。再在这种能量极度消耗、兴奋性下降、疲劳感加大的情况下进行罚点球,如果队员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去克服机体的内在反应,点球的成功率会明显降低。如2004年欧洲杯英格兰对葡萄牙队14决赛的点球决胜负中,英格兰队第7个出场的是瓦塞尔,他就是因为疲劳过度导致射出的球软弱无力而被守门员扑出,导致球队惨遭淘汰。在比赛中球迷的喧哗、呐喊声覆盖全场,分贝在90分贝以上,使比赛队员感到焦躁不安。特别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呜呜祖拉所发出的声音,甚至可以超过100分贝的噪音,严重影响了队员的发挥,以及场上教练员的指挥。有时还带着球迷的嘘声,且有侵略性的语言及动作,以及比赛的裁判、场地、温度、天气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球员情绪上的影响特别大,常会使球员产生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罚球动作变形,出现不该有的失误。在罚点球过程中,压力往往在罚球者这边。球罚进了,没有人去指责守门员;球罚丢了,罚球者往往受到指责。由此可得出罚球队员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这种压力往往会伴随着过度焦虑、紧张、胆怯,如果不能积极应对这种压力。那么,在比赛中常常会出现不该有的失误。如2004年欧洲杯的贝克汉姆,罚丢球回到国内受到强大的指责声。有经验的守门员,就会用语言、肢体动作来迷惑对方队员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如2006年世界杯14决赛德国vs阿根廷的点球大战中,德国门将莱曼球袜里塞的纸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莱曼在阿根廷每个队员点球前都把纸条抽出看了一眼,然后再塞到球袜里,就这样扑到了阿根廷队员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复制传奇门将杜迪克在05赛季欧冠决赛ac米兰对利物浦比赛中对米兰队员的干扰。可见,这些干扰因素给罚球队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运动员往往会由于过度的紧张而使自己的技术动作变形,从而罚失了点球。在罚球点球时,选择好射门出球角度与射门区域是策略选择的最佳化。在罚球点球时,先让5名球员中最弱的出场,球队在点球中会表现好的效果。这就要选进球概率最大的球员去罚,依此顺序排列类推,会大大提高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中取胜的机率。在罚球点球时,体能不足、抗干扰能力差、心理压力过度紧张是导致球队惨遭淘汰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