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物是人非

山里人讲究贱名好养活,所以半大小子还没长成前一般不会起大名。

李晏生下来就细皮嫩肉,根本不像是山里人家的孩子。

父母生怕小儿子被小鬼缠上,所以就取了狗儿这么一个贱名字,希望能够茁壮长大。

李晏也不负众望,从小就没生过什么病。

在雍国,像李家村这样拿姓氏作名字的村子不在少数, 大抵都是一个宗族,李四太爷和李晏更是没出五服的亲戚,自然清楚记得眼前的老者。

“是我,四太爷这些年过的可好?”

李晏笑着坐去老者一桌,还吩咐小二多加上两道酒菜。

“你倒是个成器的,我家那两个猢狲要是能有你一半出息, 老头子这辈子也值当。”

李四太爷颇有些感慨道。

李晏虽然只是简单传了一身藏青得罗道袍,然而无论用材还是做工, 无不是上上之选,老爷子眼光毒辣,自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不凡之处。

青年轻笑一声,却是没接过话茬。

店小二上菜的速度很快,捻起一粒茴香豆,老头就下一口酒水,冷不丁突然开口。

“狗儿,你也别怪你爹,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舍得卖掉自家的儿女。”

以为李晏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老者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子从没为这事怪过父亲。”

李晏摇摇头道。

或许一般人会因此心怀芥蒂,可他心里也清楚,那几年的雍国兵荒马乱,粮食都是一天一个价, 何况还有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

匪过如梳, 兵过如篦。

别说山里人家,就是青牛镇上家底殷实的士绅, 都不知破灭了几家。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卖掉自己,家里的粮米又够吃几日。

雍国重道,把子女卖给道观,反而是条好出路,总比一家人活活饿死强。

况且,若非如此自己又如何踏上道途。

“你这孩子倒是个明事理的,大壮他要是在天有灵,听见你这话不知会又多开心。”

老四太爷颇有些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