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四)

清明祝 古桥头 1038 字 2022-11-13

回到宿处,陈同袍即唤来二位书办,命他们将今日之事口述一遍,由自己提笔来写奏章。

一书办道:“晏相并未曾叫大人随时请示,日间只是发生了些小事,不足呈禀。若频频劳及朝廷,不自主定策,则这新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施行下去。”

“你们竟以为这是小事?”陈同袍带着少许的愠色,轻轻瞥了眼他们,“凡是兴办学校,必先过问学田,此事一旦决断,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视。交到朝里面处置,没有任何不当。”

那书办不以为然,另一个便冷笑道:“陈大人,确立学田的事固然要紧,但现今是两个刁民霸占田地,不肯出钱,已明犯了本朝王法,大人依律惩治,有何不可?我看,可以直接将田权收回,不必看别人的脸色!”

还未等陈同袍作答,一个书办又道:“晏相既给了您监学官的名号,就该负起应有的责任!得了如此大权,却还这般畏首畏尾,恐怕大人不是因为事情难办,而是根本不想施行新政吧!”

这番话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它于此时此刻突然出鞘,朝着陈同袍的心口刺去,叫人猝不及防!

两个书办兴奋地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陈同袍的反应,他们以为,这足以制其死命了。

但陈同袍并未显露出一丝惶恐,他不是故作镇定,一切动作都是在自然而然地进行着,稀松平常,没有任何僵硬的表现。

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听见,只从笔架上取了一枝竹笔,和镇尺一起‘啪’地摁在一张白纸上,微微抬头,笑着与二人道:“请。”

“请、请什么?”两个书办愣住了。

“请你们写奏文啊,”陈同袍捋着纸说,“上表中书省,言我不堪重任,把本官的监学给免了,然后就由你们代朝廷厉行王法,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