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

清明祝 古桥头 1056 字 2022-11-13

选派监学官的任务被晏温落在了吏部的身上,这让不愿掺和进来的高继志大为不满,他屡次上书中书省,认为这些事情应当是礼部的职责。中书省起初并无回应,但被他央求得烦了,便回复以‘监学官主监官府,使礼部差人镇之,如何施威?汝部当差一要员前往,不得再有托词!’,才让他无话可说。

“共胄,你愿不愿去?”高继志把批复的文书丢在一边,乜了眼身旁的吏部侍郎陈同袍。

“就算您不这么问,为了国家大计,属下也甘愿前往。”陈同袍平静地回答道。

“你还真会说话,”高继志把眼皮子轻轻一抬,“怎么样,弄清楚这次新政的内容没有?”

“晏相讳莫如深,所发之政令无非兴办官学而已,暂时还未定下什么制度规章。”

高继志听罢,不禁发冷笑道:“看来他还提防着我们,不肯和盘托出。罢了,你就按他的指示去做,老实本分地行事,到时候出了变故就由他担责。”

陈同袍应了一声,即拜别退了出去。

“叶尚书,监学官选出来喽!”蔡贤卿从外面兴冲冲地走进兵部大堂,惊动了正在理事的叶永甲。

“哪个?”叶永甲依旧动笔不辍。

“是廷龙之前的朋友,吏部的陈同袍。”

叶永甲登时一愣,缓缓放下了拈在手中的笔:“我还以为要从礼部指派……”

“这说明晏相真要搞些大动作了。”蔡贤卿一边说着,一边坐下。

叶永甲推开桌上的文书,叹了口气:“虽说这是党争之举,但若能促进一番改革,也算祸中之福了。如今学政混乱,重申制度的确有益。”

蔡贤卿一笑:“非也。你可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叶永甲疑惑起来:“那……还能怎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