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慷慨赴死

持剑 浮世新客 1736 字 2022-11-12

渐渐深入城东这片生活区,底层民众的人生百态尽入宋宛眼帘。

年节将至,有温馨的合家团圆却也有凄凉的流落街头,凄凄惨惨,人间百态而已。

平日里,大家或许对游走在周围的乞子只是冷眼旁观。

但这种时候,人们就会越发讨厌看到这些乞子,偶有嘴中咒骂几句那也是家常便饭。

而乞子闻见了骂声大多不会在意,是听得多了也是懒得回骂。

挨一句少不了半两肉,但多说一句就会多一份饥饿感,这大冷天的,月亮也不暖和乐。

宋宛不知沈况当初逃亡路上到底杀了多少人,她更没亲眼见过沈况杀人。

说来也奇怪,这样的一个人似乎「不爱杀人」。

宋宛边走边问道:「严前辈,在我印象里沈况杀人的场面不多但大魏江湖对于他似乎有些忌讳莫深。」

严道济闻言道:「李成仁杀人同样不多,甚至江湖人在谈到李成仁的时候皆是南柯剑神这般美誉,但这不妨碍江湖人同样害怕他。沈况与他师父不一样的是他一出现就伴随着血雨腥风,且有些事还是不可调和的。不是当下不死就能永远不死,没人愿意去触这个眉头。」

宋宛闻言没有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而是道:「师父传信说北地战事情况不太好,这一次柔然似乎打定主意要与大魏死磕到底了。」

于战场之事严道济不愿多言,故而只是道:「这些事陛下和几位将军自有决断,我等妄言无甚用处。」

虽然知道严道济不愿多说,但宋宛还是继续道:「师父说柔然那边派出了数支由高手组成的小队,专门截杀大魏战场上的高手以及那些将领和贴身户从。」

「这般计谋监天司和地网自有应对之策,但怕就怕在这些小队志不在此,另有图谋。」

严道济三言两语虽然说的不多,但宋宛显然知晓了全部意思。

宋宛道:「南望城只是所有节点中的一个,清河崔氏和齐州高氏大抵是要等到南梁有动作后就会揭竿而起响应,到那时,大魏大概会是千疮百孔之境了。」

严道济道:「我辈祖先便是起于微末,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不过是再走一遍老路。」

「其实陛下之前是有时间处理的,是吗?」

严道济闻言看了眼目视前方缓缓走着的宋宛,他缓缓道:「若是要靠陛下一个个揪出来保不齐还会有其他暗子按兵不动,所以若是让他们自己暴露那就简单了。」

「就不怕最后收不住?」宋宛问道。

严道济道:「只要主力兵马还在,不过是退守而已,中原之地是如何都失不掉的。齐鲁之地,高氏与崔氏经营良久,本身归聚心就不够,恰好可以借此机会彻底铲除他们。」

虽然严道济解释的很清楚,但宋宛还是有些不理解新帝的所作所为,明明一切事可以简单化,为何非要将其推向复杂,难道只是为了连根拔起?

严道济说完,见宋宛沉默不言他便又道:「杀或不杀不代表他可以死或不死,只有早晚,没有可否。南边一线南梁大可能会从东\突破最后与高氏、崔氏在东边合力之后大举西侵。」

严道济只说事实,不说结果。

也是因为这些事无法避免,所以大魏只能将一切损失压缩到最小。

「江湖与庙堂说到底还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江湖上那般可以争得你死我活的事在大势面前终究不值一提。一切如此仓促,若是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想不到的后果。」

严道济闻言道:「一个是为自己,另一个是为大局,局面不同,入局者也不同。寻常人自然会有保守选择,但先帝既然出乎意料的托位给三皇子元恪,他就一定不是一般人。」

宋宛默默思考这个道理,横空出世的新帝的确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论是一直隐藏在他背后势力还是后来他以雷霆手腕镇压元稹的反叛,这一切事都发生在了极短的时间里,三番两次之后再有可能的意外那就绝不是意外了。

宋宛和严道济缓缓走着,一直低头沉思的宋宛忽而听见身前天空中发出一阵哄得声响,之后一朵极美的烟花就绽放在了黑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