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藏遇阻入寺,大荒山

道断修罗 列夕 2184 字 3个月前

话说被一帮官兵带走的三藏,一路被押到了城主府,来到了凉州城的都督李大亮面前。</p>

看着眼前不悲无喜的三藏,李大亮皱眉问道“你一个和尚,在街上凑什么热闹”</p>

三藏双手合十回道“出家人慈悲为怀,但凡遇到枉死之人,自当诵经超度。”</p>

李大亮叹了一口气,看了一旁的师爷,又看着三藏问道“和尚从何处来”</p>

三藏回道“贫僧三藏,自长安来,欲往天竺求取佛经。”</p>

李大亮闻言一凛,继续问道“取经弘法是善事,只是圣上将要对边疆用兵,你欲过凉州,可有通关文牒”</p>

三藏闻言轻叹,静静地回道“没有通关文牒。”</p>

李大亮闻言怒了,皱眉问道“没有文牒,你是如何出的长安”</p>

三藏再回道“圣人有旨,许灾民随丰就食,我是跟他们一起离开的皇城。”</p>

李大亮一听吓了一跳,呵斥道“你这是冒违宪章啊,被皇上知道要治你重罪,便是本官怕也难逃罪责。”</p>

“就此打住,我也不再追究你的罪责,凉州寺院甚多,你便留在此地继续弘法吧。”</p>

李大亮指着一旁的师爷说“师爷对凉州城内的寺院甚熟,完了让他带你去吧。”</p>

三藏一听急了“贫僧苦苦修十几余年,却未曾得见真经,还请大人行个方便。”</p>

李大亮摇摇头,坚决回道“要么打道回长安,要么留在凉州弘法,勿作他想。”</p>

想想不对,又接着说道“我会吩咐西去各州府,一旦发现你即刻捉拿遣回。”</p>

师爷将刚刚画好的三藏画像呈了上来。</p>

李大亮一看,指着手里的画像说“你看看,这样的画像也会随着公文一路发去西边,你可别心存侥幸。”</p>

三藏一见,一时间怔怔得说不出话来。</p>

师爷起身,看着三藏说“我跟城内大云寺住持慧威大师是旧识,你便跟我去见见他吧,甚至也先找个落脚的地方。”</p>

李大亮挥挥手道“去吧,记住别再想着偷渡边关之事了。”</p>

三藏眼见别无他法,只好跟着师父告辞离去。</p>

李大亮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摇摇头道“眼见边关就要打起仗来,你倒是胆大包天啊,真是不可思议。”</p>

当师父带着三藏来到大云寺里,李修元已经离去。</p>

在离开凉州城前,他还不想跟三藏相见。</p>

师爷将三藏的身份一番介绍之后,便告辞离去,并警告道“和尚记住都督大人的话,别想着偷偷地闯关。”</p>

慧威老和尚看着三藏问道“施主因何而来。”</p>

三藏眼见当下怕是无法离开凉州,只好先安住当下,在大云寺里住下来。</p>

于是双手合十回道“世间有人得渡彼岸,有人没溺苦海我发愿去天竺求取真经,待来日助世人欲脱苦海,得渡彼岸。”</p>

老和尚闻言双手合十,轻声说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便是三藏你发下如此弘愿,前路却如刀山火海一般无二啊。”</p>

大唐皇朝的规矩老和尚也知道,更不要说三藏是城主府的师爷亲自送来。</p>

就算他,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p>

挥挥手,苦笑道“你若想争渡彼岸,便先在寺里落脚,为寺里那些愚笨的弟子说法,等着风头过了,再想想办法。”</p>

三藏低头想了想,回道“大师慈悲。”</p>

老和尚微笑说道“我已经替你安排好了禅房,便让寺中小僧无量陪你如何”</p>

三期回道“但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便好。”</p>

老和尚不再跟他纠结,为三藏倒了一杯热茶,叹道“你也别怪凉州府的李大人,眼下边疆不得宁静,怕是要打仗了。”</p>

边关起风云,那便意味着百姓不得安宁,百姓不得安宁,也会影响到寺中修行僧人的道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