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山上的神迹,梦里的天街

道断修罗 列夕 2226 字 3个月前

匆匆一现的三藏和尚如惊鸿一般离去。</p>

李修元跟老人洪元海将茶桌椅子搬到了屋前的园子里搬放,气高气爽时,望一山风景,煮一壶灵茶。</p>

这是秦时夫子也没有享受过的美事。</p>

工匠们来了许多,甚至带来了工具和木板材料,一边动手开始修缮,一边检查需要更换的房梁木头。</p>

等着过几日前来更换。</p>

老人将带来的点心搁在桌上,指着山下的方向问道:“适才来访的和尚你认识话说你在大周的时候,跟他们的关系可不太好。”</p>

李修元淡淡地笑了笑:“他是一个你决然想不到的家伙,一个能改变大唐皇城和百姓,甚至历史的家伙。”</p>

老人将从市集上买回来的菜种递给李修元。</p>

想了想问道:“谁啊,一个能改变大唐的人难不成是皇子不成”</p>

“便是皇子,怕也没有他这般厉害。”</p>

李修元望着天空中飘来的一朵白云,叹道:“他便是震惊这一方世界千百的大唐三藏和尚,一个要去西方经取的高僧。”</p>

看着老人不相信的眼神,摇摇头道:“你莫看他眼下的模样,他将是当代唐皇也高攀不起的人,出使百国的高僧啊。”</p>

要李修元看来,大唐皇帝还入不了他的眼。gh</p>

而三藏和尚却能一路西行,跟百国的官员打交道,一路通关,更不要说面对路上数不清的土匪和麻烦事了。</p>

今日两人只是匆匆一见,而李修元已经动了心思。</p>

或许,自己倒是可以陪他走上一段,正好他也想去大漠看看晦明那家伙了。</p>

老人闻言怔了怔,看着李修元不解地问道:“三藏和尚很厉害吗”</p>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悠悠地回道:“等他取经回来,便是我也得喊他一声大师”</p>

“佛说:经藏、律藏、论藏,三藏俱佳的高僧,才会被佛门称为三藏法师啊。”</p>

李修元摇摇头,认真地说道:“我放在屋里的书中便有记载,你没事的时候可以找找,他才是大唐的传奇。”</p>

老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赞道:“没想到,你竟然在这里遇到了传说中的高僧,这样的机缘,你该不会拒绝吧”</p>

李修元拎起烧沸的雪水,往紫砂里落入。</p>

静静地回道:“那得看他何时能见到唐皇,何时从长安出发了”</p>

在他看来,如果路线差不了多少,大不了自己先前往大漠去找晦明和尚。</p>

待到三藏和尚前来,再一同往前而去。</p>

只不过,当他想到三藏和尚将要花上十几年的光阴在取经的路上,任他当年在般若寺中前后修行将近十年。</p>

跟眼前的三藏比起来,实在是算不了什么。</p>

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一口气,李修元回道:“我可没有那么多工夫陪他走完,最多走上一段路,便不错了。”</p>

于李修元来说,就算是老和尚,也不需要他跟在三藏的身边。</p>

他一路前往西域,只是想看看那里的风景,在路上邂逅某一个意外之人。</p>

万里路,他可不止走了万里路。</p>

两人都是修佛之士,可李修元并不仅仅是修佛之人。</p>

秋日的清晨虽然还没有寒霜凝结,可早晨起来,依旧有了一道挥不去的凉意。</p>

一个人独立山间,望着晨雾里的长城皇城,李修元怔怔自语道。</p>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p>

山上的工匠有一半留在山间继续完成木屋的修缮,早早起来就开始敲打个不停,还有些工匠昨夜便下了山。</p>

要去市集上采买修补木屋的材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