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李嗣源闻言目光转向正对他大声欢呼的晋军将士们,每个人的目光都流露出贪婪和狂热的光芒,他立刻明白了李从珂方才所说的正确,如果现在拒绝属下推举自己称帝,不待晋阳的张承业和幽州的周德威来对付自己,这些现在还对着自己高呼“万岁”的将士们就会立刻砍掉自己的脑袋,拿来作为向晋王李继岌作为洗脱罪名的凭证。正如李从珂所言的,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日若失计,吾当食汝之肉!”李嗣源一面对众将士挥舞着手臂,一面低声骂道,显然他已经面对现实,接受了义子的自作主张。

李从珂笑道“义父他日为九五之尊,食膏粱甘肥尚且不及,孩儿皮肉腥骚,哪里入得陛下尊口!”

李嗣源冷哼了一声,他也知道这时并非和李从珂计较的时候,他低咳了一声,对众将士大声道:“汝辈随我李家已经数代,立功弥多,今日破敌巢穴,吾自当重重酬谢于汝等,汴京城中土地、人口为我所有,金银玉帛尽数赏与尔等!”

“万岁!”听到李嗣源的赏赐,众沙陀骑士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声,比起方才黄袍加身时候的呼喊声,这时的欢呼声要更加热烈,也要更加真切的多了。这正是晚唐乃至五代时期通行于藩将和士卒们之间的规则,藩将只有用越来越多财富填满手下士卒无厌的胃口,才能保持住士卒的忠诚。既然士卒们将黄袍披在了李嗣源的身上,将他捧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那李嗣源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财物来回报这些士卒们,否则他很快就会被从宝座上踢下来,摔得粉碎。

一阵阵粗野的欢呼声回荡在汴京城的上空,这是晋军在向自己的皇帝和荷包欢呼,连漫天的大雨也阻拦不住这声音。居民们躲在自己的家中,一阵阵的马蹄声和呼喊声从门外传了进来。每个人都将所有的或多或少的财物隐藏在自己以为安全的地方,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关在内室之中,而自己则瑟瑟发抖地看着大门,向祖先和神佛祈祷自己能够安然度过这场劫难。但是他们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粗野的晋军撞开房门,夺走自己能够拿走的每一件东西,任何一点抗拒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财物不足以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时,他们就用暴力来逼迫百姓交出隐藏的财物,无论那些臆想中的财物是否真的存在。抢劫很快变成了杀掠和纵火,惨叫声和黑烟交织在一起,升上天际,远远望去,一股黑气直冲云霄,好似地狱之门在汴京打开了。

第139章 情报

魏州,校场。

“手持叉架前进!叉架靠枪前进!放下叉架,枪下肩!”

随着一声声有力的号令声,校场上数队身着黑衣的晋军士卒依照口令的指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着使用火绳枪,看他们笨拙的动作,显然他们对于这种新武器还使用的很不习惯。

校场旁的高台上,一名年轻将佐皱着眉头看着校场上正在操练的兵卒,一边向一旁的薛舍儿问道:“薛押衙!这些射手还要操练多久才能上阵呀?”

“回石将军的话!”薛舍儿恭敬的对那年轻将佐答道:“这些兵卒都是各营中挑选而来的,听金鼓,识旗号,知进退都已经有了,火绳枪的操作使用须得两个月,再花上半个月和长矛队合练也就够了!”这年轻将佐姓石名敬瑭,便是后世无数愤青切齿痛恨的那个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的儿皇帝,他此时虽然不过二十出头,但性格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行事仿佛李、周。贞明元年(915),李存勖得魏州,梁将刘鄩急攻清平(今山东清县),李存勖急往驰援,为刘鄩所围。石敬瑭率十余骑突破粱军包围,救李存勖于危难之中。李存勖拊其背而壮之,由此声威大振,在军中名噪一时。他还数次解救李嗣源于危急之中,从而得到器重,逐渐成为李嗣源之心腹。李嗣源遂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并让他统率“左射军”的亲兵。此次李嗣源领大军渡河,便将魏州这根本之地交在他手上,可见对其的信重。

“嗯!”石敬瑭点了点头,他眉头微皱,显然对薛舍儿的回答不甚满意:“想不到这火铳手成军竟然如此之慢!”

薛舍儿笑道:“石将军有所不知,这铳手成军便同盖楼一般,要挖地基,打桩子,一开始最难。只要成了伍,只需将新兵稍加训练,将其拨入队中,历练月余,便也勘驱使了!”

石敬瑭也是久经行伍的,一听便明白了薛舍儿的意思,满意地点了点头。原来薛舍儿投入李嗣源麾下后,颇得其信重,让其专门负责操练火器,此次渡河伐粱,他的火器部队还没有成型,便留在魏州,必要时也可帮助守城。此时校场上传来一声号角,原来是已近正午,士卒们解散队形,准备吃午饭了。石敬瑭正准备下去看看士卒们的情况,校场入口却有数骑飞驰而来。薛舍儿闻声望去,脸色不由得微变,那骑士身着红色外袍,背上的认旗被风刮得猎猎作响,竟然是晋军中最为紧急的金牌传骑。

转眼之间,那数骑已经到了台下,为首的骑士滚鞍下马,连滚带爬的冲上高台,跪在石敬瑭面前,嘶声道:“汴京有急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