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正是!镇海军那边喊的声音震天响,还挑了一枚首级,旁边还有些印信盔甲,说是史将军的。”禀告的校尉说到这里,再也不敢说下去,只是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你且起来说话!”一旁的李简劝解道,自从开战以来,他所领的右翼和对面的罗仁琼打得便是不温不火,原因无他,运河岸边的土地崎岖不平,无法投入大量军队结阵而战,运河的存在又限制了迂回侧翼的可能,两边都在你推过来五尺,我推回去一仗的拉锯战。一直到被王自生突破了中央阵线,席卷过来,李简才越发焦急起来,虽说那运河不过四五丈宽,深也不过两丈深,可这几万人想要越过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要说在几万如狼似虎的镇海兵围观下了,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史俨所统领的左翼了,毕竟朱瑾一开始就把几乎全部的骑兵和相当大一部分步兵都给了他,打得就是从那边迂回的目的,可打到现在,却传来史俨身死的消息,实在是蹊跷得很。

“朱相公,我们还是去阵前看看吧,说不定是吕方那厮效王世充故智,扰乱我方军心。”李简所说的王世充故智,乃是唐初时王世充与李密在北山大战,王世充预先选一容貌与李密颇为相似之人,在战场上斩杀,悬其首称已经斩杀李密,李密士卒在激战不辨真假,一时大溃,王世充由是击破李密,据有中原之地。

朱瑾闻言,并不说话,点头上马前去,李简却故意拉后了十余步,低声对李遇到:“如今形势不妙,我等须得准备后路,公可速速到河边,准备船只。”李遇会意,点头离去。

此时的战场上,大局已经底定,完成了中央突破的镇海军已经从东、北两面包围了淮南军,南面是江南运河,只有西面,镇海军打了围三缺一的主意,不欲逼得对方太紧,回头死战,反而造成太大的损失。至于史俨所领的淮南军左翼,由于主帅身死,其骑兵主力看到战局对己方不利,不少都独自退走了,史俨生前知晓这些沙陀骑兵乃是自己在淮南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容外人插手,形成了一个派他性很强的小集团,结果就是一旦他身死,朱瑾又不在身边,那些沙陀骑兵看到战局不利,便将友军丢下自顾离去了。结果就是左翼剩下的淮南步兵没有他们的支援,也拿屯在小丘固守的王许余部没有办法。

朱瑾来到阵前,眯起双眼,只见十余骑镇海军在阵前来回驰骋,为首那人手中的长矛挑着的一枚首级,身后几骑拿着便是头盔、印信之类的东西,依稀便是史俨的物件。他心下不由得一咯噔,左翼拖到现在都没有结果,定然出了变故,就算这首级不是史俨本人的,只怕这迂回左翼的计划也不太可能,那眼下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将更多的败兵带回润州,甚至江北,以待再战,想到这里,朱瑾便转身回去了。

第078章 决战(六)

朱瑾回到帅旗下,突然觉得有些不对,稍一留意才发现李简、李遇二人都没了踪影,随口询问一旁的虞候道:“李都统与李常州到哪里去了?”

“禀告相公,二位将军方才带着亲兵往河岸那边去了!”

“什么?河岸?”朱瑾心中立刻咯噔一下,升起一股不详的感觉,他竭力将胸中的那股烦躁压了下去,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对那虞候下令道:“你且去河岸那边招二位将军过来,就说本帅有事要与他们二人商量,要快!”到了最后,朱瑾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又强调了一遍。

“是!”那虞候叉手行礼,便快步向河岸那边跑去。朱瑾看着那虞候离去,在原地踱起步来,心中满是不安,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遇和李简二人的突然离去,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自从领兵渡江以来,他便在和李简、李遇二人的相处上颇为留意,生怕内部不和导致战事不利,一直来倒也还过得去,但在这个危机关头,莫不是他们两人要生出生么幺蛾子吧?

过了约莫半刻钟功夫,那虞候便赶了回来,脸上满是惶急之色,离得还有十余步远便嚷道:“相公,相公,不好了!”

朱瑾一听那虞候叫喊便知道大事不好,赶紧断喝道:“闭嘴,过来说话!”此时战事不利,淮南军军心本就不稳,这虞候一嚷嚷顿时惹起了一片哗然,虽然立刻被都头校尉弹压下去,但看士卒们个个惶然的眼神,就知道爆发出来是早晚的事情了。

那虞候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快步跑到朱瑾身旁,压低嗓门道:“不好了,我过去的时候李简和李遇正领着他们的亲兵上船,看样子是要乘船独自逃跑的模样。”

朱瑾闻言眼前顿时一黑,一个趔趄几乎跌倒下去,吓得那虞候赶紧伸手扶住朱瑾,一边连声急呼,一边伸手去掐朱瑾的人中。现在淮南军数面受敌,李简和李遇二人又撇下士卒逃生,局势糟糕到了极点,唯一的主心骨可就是眼前的这人了,若是他再有个万一,可叫这里的数万士卒还有什么指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