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高宠却是不给吕方颜面,双眉一轩,冷声道:“杨王嫡裔尚在广陵,吕相公大可与我同去广陵,何必在这里徒自感伤?”

众人闻言个个大惊失色,高宠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吕方的脸骂他惺惺作态。此时外间站满了他的军士,只要咳嗽一声,屋内的人便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他高宠自己求死也就罢了,可不能拖着大伙儿往死路上赶呀!

吕方却未着恼,沉声道:“那却不必,虽说先王待吕某颇有可商榷的地方,但吴王宽仁雅信,能得士心,彼时吕方居为臣下也亦无不可,但杨渥小儿连淮南旧部都收拾不清,就算本王以臣事之,他又有何德何能,敢受吕某的跪拜呢?”

吕方话音落地,屋中便是一片静寂,使团中人有许多知道吕方昔日在淮南军中的遭遇,立下大功却被派到已经陷落了的湖州当刺史;攻下杭州之后,杨行密又插手派来李彦徽来当杭州刺史。吕方的意思很明白,即使抛开那些旧怨不讲,如今也和往日不同了,当年他实力弱小,杨行密实力强大,而且杨行密本人的德望和能力都足以控制他,他才以臣下的身份侍奉;可如今自己和杨渥的实力差距已经缩小了许多,更不要说杨渥的政治经验和个人心胸都与其父相差甚远,就算吕方真的去当杨渥的臣子,只怕杨渥也没这个胆量来接受吧!高宠更是听出了其中弦外之音,吕方的话语中恐怕更多的是暗指杨渥既压低自己的封爵又分裂自己部属的手段。

听到吕方的回答,高宠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驳斥,虽然他也知道吕方的话语中也不尽然属实,可这种九成真话掺杂着一成假话的谎话最难驳斥。正当高宠左右为难的时候,吕方肃容道:“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今淮南内有人主暗弱,不纳忠言,外有强敌环视,高君纵有伊尹之贤、比干之忠,又有何益,不如留下来与本王共谋大事,建牙立府,封妻荫子也不过是等闲事尔。”

吕方既然表明了招揽之意,便不再说话,等待高宠的回答。他来之前早已派人暗中打听明白,使团中有好几个都是杨渥的旧日亲信,自己故意把对杨渥的不屑和对高宠的招揽之意都当面说出来。待到这使团回到广陵,这些杨渥的旧日亲信一定会把这些话一一告诉旧主。杨渥如今最是敏感旁人瞧不起他的时候,听到吕方的评价定然大怒,再联系起吕方对高宠的招揽重视之意,肯定会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到高宠的身上。以吕方对高宠的了解,他相信对方一定也能想得到这一系列后果,这就可以逼得对方投靠自己,此人参与淮南机密多年,又是庐州集团的核心成员,对吕方未来的淮南侵攻计划有着很大的用处。就算最后高宠没有接受自己的招揽,回到广陵的他也必然失去杨渥的信任,甚至会被杨渥杀掉,也就消灭了对方一个谋士。无论最后是哪种结局,对于吕方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过了良久,高宠终于抬头答道:“多谢阁下厚爱,不过忠臣不事二主,高家受先王数代厚恩,自当以性命相报。”说罢,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接着便将手中酒杯猛的一下摔碎在吕方面前,以示决绝之意。

吕方看了看地上的摔碎了的酒杯,又看了看高宠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丝了然,起身笑道:“既然如此,那今日便到这里吧,明日便送列位还乡。”说罢,做了个团揖,便自顾昂然离去。

吕方离开馆驿,过了许久,屋中还是一片静寂,众人好似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一般,那些地位低下的随员一面偷偷看着高宠的脸色,一面互相窃窃私语;几个地位较高则一面互相交换着眼色,一面想着如何才能自然地和高宠搭话询问,只有高宠坐在案前,一杯接着一杯的自斟自饮,旁若无人。

那几个地位较高的使团成员对了半天眼色,可还是没有决定到底是谁来第一个开口,眼见得高宠一杯接着一杯的喝下去,脸色越喝越白,倒酒却越来越快,到了后来竟然跟往嘴里倒一般。一旁的副使眼见得情形不对,刚要上前劝说,只见高宠突然晃动了两下,便一头扑倒在几案上,醉死过去了。

第201章 自杀

高宠这般模样,自然是无法开口询问。那副使只得吩咐仆役将其扶到寝室歇息,再看看屋中的其余人等,个个目光闪烁,显然都别有心事,只得叹了一口气,拂袖自回屋中歇息不提。

那副使在宴饮时虽然没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可一根神经已经紧绷到了极点,当时还不觉得,回到自己房中一躺下便昏睡过去,一觉便睡到了大天光,朦胧间听到一阵阵的急促的敲门声,他猛地一下子坐起身来,也来不及穿上鞋子,便光着脚冲到门边,开门喝道:“出了什么事?”

“高正使,他,他不在了!”十几个使团随员将房门堵得水泄不通,脸上满是惊惶之色。

“不在了?那你们还在这里傻站着作甚,还不分派人手在驿馆内四处寻找,找不到就去通知驿馆的属官,快去呀!”副使定了定神,赶紧催促道,他昨夜也见到吕方公然招揽高宠的情形了,暗想该不会是好友半夜后悔,连夜投奔吕方去了,可不管如何,自己是现在还是要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