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释放(上)

扼元 蟹的心 1649 字 3个月前

“你这厮,你们这群……陛下说你们狗鼻子,真是一点不错。”靖安民抬脚作势:“天热得很,别凑这么近,闪开!”

马豹等人年纪都不轻了,大致是当年定海军中第一批退下来的将校,身份最高几个,当过一州一地的兵马副总管,最低的也当过中尉、都将,在郭宁面前露过脸。

当年郭宁在河北塘泺起兵的时候,纠合了许多败兵、土贼、绿林豪杰之流。他们中的许多人历经艰难考验,成了如今大周朝军队的骨干;也有很多人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表现出才能或者性格上的缺陷,不能一直适应军队的要求。

军队越是建设完善,他们的不适应就越是明显。但这些人又都忠于郭宁,也是愿意把自己的家族与后辈,都与大周紧密绑定的一批人。更不消说他们都是老资格,在军队内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者联姻,或者结拜,彼此声气相连,利益一致。

所以郭宁在逐渐将之从军队中剔除的时候,给的条件非常优厚,无论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有特殊的优待。

他们依靠特殊的政治背景为军队打理后勤,赚得盆满钵满。身价当然很丰厚。能在居大不易的中都立足,哪怕与立足中都数十上百载的殷实富户相比,也不差许多了。

但自古以来,人心苦不足,得陇复望蜀。他们为北方各地堡垒军屯的供给,赚的是辛苦钱。朝廷对各种物资的发卖价格、采购价格,都有严厉的规定,绝不允许逾矩。真正的大头,又掌握在左右司直接控制的大型商行手里,轮不着他们插手。

换了寻常的中小商人,对此大概不会有什么感觉。他们原本就是在大商行吃饱以后分润其下的利益,对吃不着大块肉,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况且大周以武立国,法度森严,说不准,那就是真的不准。

可这些军队里退下的小勋贵们却不然。

他们陆陆续续退下来了,却未必退的心甘情愿。他们中有人与同僚结盟,试图把自己的子侄辈推上去继承军中的权位;有人凭着军户的身份和地方官员往来,在家乡扩充宗族基业。这都离不开大量钱财的支持。

那么钱财从哪里来?

北方的餐桌留给他们的,只有几碟小菜;南方的餐桌倒是摆开了,但负责分肥的,还有南朝宋人在内,更没留给他们的余量。

但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对朝廷动向的掌握远迈他人,而且自身长期抱团,行动力更是一流。

这会儿他们赶来,唯一的原因便是他们知道,最近四方皆无军事行动,唯有高丽国那边,似乎将有所得;唯一的动力便是他们觉得,及早在这一张新开的餐桌边落座,好歹能落下些许酒肉。

“礼成港的汉商,本来以南朝宋人和山东人居多,尹昌这一伸手,红袄军旧部和南京开封府那边,也会有人跟上。我们这些人当然没法和礼成港原有的那群人较量速度快慢,但怎么也得压着红袄军旧部和开封府那些汉商一手。”

“南京路那边许多人盯着南朝宋国垂涎欲滴,却不好下嘴,所以陛下既让尹昌出面主持,就等若是允许他们往海东稍稍施展,吃几口饱饭。怎么,你们想让陛下言而无信么?”

“那怎么敢!高丽毕竟是海东大国,我们无非切些零碎的……”

“船都准备好了?”靖安民打断了马豹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