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老皇帝下旨万人荡

有了老太爷下了逐客令,彭文轻笑一声,转身走出了古家。

古家侍卫院死伤过半,这些侍卫都被以最高礼遇下葬,他们为了古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杨阳拉着正在打扫的古小天到一旁道:“朝廷那边不日就会派人下来,到时候约好了定点,莫忘通知我一声。”

古小天点头答应,转身继续打扫。

京都皇宫,养心殿。

宫殿金顶,红门。往内看,内柱都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柱子上还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分外壮观。

大内总管接了急报,一路小跑的冲进养心殿。

老皇帝孙言寿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却还是坐在桌前批着奏折,见到自己的大内总管如此慌忙,不满的摇头道:“跟你说了多少次,做事不要这么毛手毛脚。”

大内总管郑德海应了一声,他可是跟着老皇帝一路走上来的,明白老皇帝每一句话都是为了他好。只是这事非同小可,见郑德海匆忙道:“皇上,彭家那少爷今天带了一大票人马杀进了古家,杨家那少爷又从边疆调回来三百铁骑不顾咱们城门站岗侍卫的阻拦,也一道闯进了京城。”

其实在京都,皇帝希望看到的是三大家相互制衡,这样可以保住皇室的地位,但此刻彭文却在这时跳出来想打破三大家的格局,让老皇帝孙言寿气愤不已。

更何况三百铁骑进城,这已不再是小事情。

病恹恹的孙言寿开始剧烈咳嗽起来,郑德海连忙上前帮忙拍着老皇帝的后辈。可孙言寿却咳嗽加剧,一口浓血涌上喉头,喷在巨柱的金龙上,昏倒过去。

郑德海被吓了一跳,老皇帝咳血他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也深知这老皇帝的生命快走到了尽头,但今日昏倒可是头一回。

连忙宣了太医,太医进来检查一番后,无奈道:“皇上这是怒火攻心了,再加上皇上这些天本就有些疲惫,病情恐怕恶化了。”

原本这些太医给孙言寿估算的剩余时间是五年,可在场的这些太医知道,如今这老皇帝的身体想挺过三年都难啊。

待到晚上的时候,孙言寿才从床上悠悠转醒,郑德海帮助他艰难起身后,他望了一眼窗外的黑夜,缓缓道:“小海,我有预感,太平了这么久的八荒大陆,要变天了啊。”

郑德海劝道:“皇上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依我看呐,变天也是朝着大晴天去变,这是皇上您的福兆啊!”

孙言寿摇了摇头,笑道:“如果,我只是说如果,明天真的是出太阳了,那些被冻死的人心里会好受些吗?”

深夜的皇宫,唯独老皇帝这座宫殿内还燃着香火。

他不顾郑德海的反对,走到桌边,提起笔思考良久,缓缓写下了三个字——“万人荡。”

写完后的他,命郑德海深夜出宫,将这给三大家主过目。

郑德海接了旨意,轻功出宫,飞速奔向三大家。

古乐正坐在房中读着账本,但他的耳朵忽动了一下。连忙丢下账本的他,快步跑出房间,抱拳道:“郑大总管怎么不走正门?”

郑德海打趣道:“从你这正门再到你的房间,太费时间了,皇上那还等着我的消息呢。”

看着两人的交谈,倒是像一个相交颇深的故友了。

古乐也是个明白人,立马下跪道:“皇上又发了什么旨意,还请郑大总管宣读。”

郑德海平淡道:“万人荡。”

说完,便脚尖点地快速离开了古家,只留下了一脸愁容的古乐。

第二日,整个京都街坊之中都传着这么一则消息,古小天要和彭文在万人荡中决战。

这千人荡是距离京都二十公里外的一处芦苇荡,从外看去平平无奇。

风景也不优美,反而是常年无人打理的原因,杂草丛生。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千人荡并不像表面看上去一样风平浪静。

在这芦苇荡之下,是数万人的尸骨。

在这芦苇荡之上,是数万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