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页

像是很多类似的国际医生那样,凌然出行都是直接带团队,就是为了将配合间的因素降低。

国内的飞刀医生类似他这样干的是极少的,一方面是组织起来费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的飞刀医生都不愿意分钱给底下的小医生。

凌然也是飞刀价格足够高,每次的手术数量足够多,又没有充分的动力提高飞刀价格,才对团队成本无感的。换成是普通一点的飞刀医生,一次飞刀的价格就是大几千,或者初过万的标准,加上往来的高铁或者机票,另一方单次手术需要负担的成本不超过一万五千元。

就算每趟做上两三台手术,对于一周飞刀一次的高年资医生来说,也是善财难舍。

带一个团队说贵不贵,但若是算上往来的交通和食宿,再加上三五不时的奖金等费用,那还不如去当地医院找人配合呢,毕竟是不花钱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带着团队出来做飞刀的,也可以说是无弱者了。

昌西省境内的医院,会被凌然当做后花园,团队的价值也不容忽视。随便哪一个医院的肝胆科主任,只要见到或者听说凌然是带着四人团五人团出现的,那就像是车友看到法拉利,嫖友看到一字马,表友看到理查德米勒,总得正眼瞅一瞅人家的。

曼谷医院里大大小小的医生,如今也不得不正眼看着凌然,各自神态凝重。

“将近3000例的肝切除手术?”

“应该不可能是造假了,我询问了几个朋友,都有提到中国的凌。”

“他自己还有开发一种变异的术式,专门针对高龄的早期癌症的。”

“还很年轻吧,还是亚洲人看不出年龄来?”

“听说不到30岁!”

几名医生低声说着话,也没有特别避讳的意思。

本来就是互不统属的关系,尤其是竞争主刀失败以后,众人留下来的理由,无非就是想看看凌然的技术,若有可能的话,再一起吐槽吐槽,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还等着病人家属结账呢。

病人家属也只是站着听,他们拖着不结账,一方面是想让过来的医生做备胎,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存着一些获取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