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商议西岐战事

殷郊的信很简单,只说北伯侯西征之事,他自会全力帮忙,不使阐教派出炼气士。

帝辛看过之后,所以才感叹,有子如此,但无憾事。

本来按照原先的封神,殷郊在阐教中地位并不高,这才让广成子算计,致使殷郊,殷洪上了封神榜。

随着李纣这只大蝴蝶的出现,很多事情都有所改变,就比如殷郊,也水涨船高,直接被元始天尊看重,亲自带在身边修行。

这种特殊的待遇,在三代弟子中,即便是杨戬,都是没有过的。

而地位的提升,也让殷郊彻底站稳了脚跟,再向原先的剧情,那样被阐教算计,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杜元铣这个阐教代表,又说了另一件事。

就是以燃灯道人为代表,慈航道人,文殊道人,普贤道人的一派认为应该全力支持西岐,打击殷商,甚至推翻人王统治。

而另一派则以广成子,太乙真人,赤晶子,玉鼎真人等与殷商亲近的炼气士,认为应该从内而外改变殷商,这派的希望所在,就是殷郊,他们期望着将来殷郊能继承大统,从而结束这场量劫。

两派虽然明面上没有撕破脸,但下面暗潮涌动,就比如这次燃灯道人派人送来的卷轴,明显就是激怒人王,从而与阐教彻底翻脸。

而殷郊得知后,紧接着便也送来的书信,让父王安心,一切有他在。

至于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则置身事外,对这位教主来说,他只关心量劫,至于其他,是西岐出一位人王,还是殷商继续统治,他却并不关心。

只是神仙杀劫是必须要进行的,而两教纷争,也不会因为殷郊,殷洪而改变,甚至人王在其中,也只是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力,远远达不到可以改变量劫的地步。

这便是所谓的大势不可改,滚滚洪水也没有倒流的可能。

「杨任!」

「臣在!」

「起诏!历数西伯侯于朝歌获罪,囚禁羑里,而后逃离西岐,而西岐背地里早有不臣之心,拥兵自重,阳奉阴违,培养死士道兵,于百姓死活不顾,致使西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发明诏以示天下。」

「臣遵旨!」

帝辛的态度决定一切,更何况所说之事,本就是事实。

闻仲看着帝辛如此,也知这场战事无法避免,随即闭上了眼睛,他现在只希望,平定南方之后,再行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