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

*

秦朝懿的几句话害得宋卓在辗转反侧的纠结中过了好几天,然而,还没等他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却先收到了对方要离开京城的消息。

“皇上派殿下去良州赈灾?”宋卓看着来传消息的刘福,紧拧着眉脸色凝重地道。

“是。”刘福擦着额头上的汗,点了点头道:“陛下让殿下即刻启程,不得耽误,殿下特让奴才来和您说一声,良州之地苦寒,此次便不带您过去了,让您在家中多休息,您还未正式为官,若是身子不适,告病休养即可,皇上定会体谅您的。”

秦朝懿这是担心自己走后皇上腾出手来再骚扰宋卓,连主意都给他出好了,然而宋卓却没有丝毫轻松之色,沉着脸一言不发。

良州旱情之事还是他提醒祖父呈奏折请求皇上赈灾的,上辈子秦元征并未重视此事,以至于良州干旱越发严重,饿死了数千灾民,当地民众活不下去了,最后就地起义,杀了当地的官员。

这场起义最终越演越烈,首领萧荻一举拿下了周围八个县城,屠杀了上百官员,震惊朝野,最后还是皇上派了永南侯带兵镇压,这才平息了此事。

这一世,虽然因为他的缘故让皇上提早重视了那边的旱情,可是,良州多乡野悍民,秦朝懿作为赈灾的官员,带着那么多银子前往,难免那边的人不会见财起意,再次动手……

想到这里,宋卓顿时坐不住了,刚想让宋和收拾包袱打算跟过去,就见刘福慢吞吞地补充道:“公子,殿下这会儿应该已经出发了,他吩咐奴才和您说,若是您执意跟过去,便是答应了他和您先前所言之事。

殿下不接受反悔,希望您考虑清楚了再做决定。另外,他让您不必担心,梁国公特意派了一队精锐保护他,不会有任何危险。”

梁国公就是秦朝懿的外祖,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上过战场的,调派给秦朝懿的人,身手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宋卓踏出去的步子猛地顿住,他脑子里乱成了一团,这一刻他清楚地感觉到,他的殿下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无害,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逼迫他做出选择。

如果不在一起,就会彻底失去……宋卓闭上眼睛,深吸了口气复又睁开,强压下多余的想法,对着刘福郑重地道:“还没有走远,你从府里驾一匹快马速速追上去,告诉殿下良州或有乱民,让他到达当地之后先不要暴露身份,扮做途径的普通的百姓即可。

另外不要和当地的县官走得太近,最好着人调查一下,朝廷年年都给西北赈灾,按理说不会出现饿殍遍野的地步,那里的官员多半有问题。

还有……”

宋卓握了握拳,抿着唇声音沙哑地道:“让他隔三日便送一份平安信回来,就说是我要求的。”

是他关心则乱了,这辈子赈灾的时间已经提前了这么久,应当不会再出什么意外……

“是,奴才知道了。”刘福闻言应了一声,随后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封信递上前,恭敬地道:“这是殿下让奴才交给您的。”

宋卓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接过信封……

“阿卓,我很自私,我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可是依然不会放开你,我不会有妻子,不会有儿子,我只有你。

阿卓,我在良州等你。”

液体打湿了信纸,宋卓紧紧地抓着纸张的一角,慢慢地靠坐在椅背上,拿手臂挡住了双眼。

他知道他在我心中的分量,他在将我的军……

*

秦朝懿离开的第二天,宋卓心绪不宁,把王二喊出来喝酒了……

第三天,把王二喊出来喝酒了。

……

第九天……

“算老子求你了,你要是真想人家就去追,别再荼毒我的耳朵了!”王二终于忍无可忍地出声咆哮,天知道他已经听了八天这家伙从八岁第一次被殿下所救,一直到现在两人间经历的点点滴滴了,不知道他还是个光棍儿吗?刺激人好玩儿吗?!

“……哪儿有你说的那么简单?他是殿下,怎么能没有子嗣呢?”宋卓略略心虚地摸了摸鼻子,谁叫除了王二之外,他实在找不到人来倾诉内心的苦恼呢。

“只是皇子,又不用他做皇帝,只要态度强硬一点儿有什么关系?”大概是武侠书看多了,王二自小就有着不拘一格的江湖豪气,闻言满不在意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刚喝进去就看到宋卓骤然沉默的脸色……

“咳!咳咳——”意识到宋卓某个想法的王二当即呛了出来,拍着胸口像是被吓到了一般小声地道:“当今圣上已经立了太子,你……你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