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页

怀着复杂的心情,老人在邮件中写道。

【……物理学本应该是一门开明的学科,正是因为对所有观点的尊重,我们才能获得如今的繁荣。我暂时无法评价陆舟的选择是否正确,但即便他可能是错的,这也只是学术上的不成熟,而不应该用这种非理性的方式回应。】

【……综上所述,在这时候退出实验绝对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无论是对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而言,还是对于物理学界长久以来的团结而言,都将是一次巨大的伤害……我不知道这背后是否有政治因素的考量,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它都不应该将我们用一百年的时间建立的信任作为赌注。】

【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这件事情,也许为时不满。】

【——彼得·希格斯】

彼得·希格斯。

爱丁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而获奖的原因则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希格斯粒子。

对于这个名字,别说是绝大多数物理学家,恐怕就算是对物理了解不多的人也会知道一点。

敲下了落款处的名字,老人眉头轻轻皱了下,抬头看了一眼窗外仿佛随时都可能落下来的乌云。

自从退休以后,唯独身体对天气的反应越来越敏感了,其他的一切都在变得吃顿。尤其是时间观念,就算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看一眼日历,但他仍然总是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以及要去做那些事情。

就好像他旁边的这张报纸。

当他看到的时候,整个事情已经过去快两个星期了。

而当他急忙联系自己的朋友打听,并且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讯,总算是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他的心情就如同窗外糟糕的天气一样沉重。

紧接着,他干了退休以来唯一一件没有拖到明天再去做的事情。

即,给他在布鲁克海文科学学会担任要职的老朋友布罗维奇教授写信。

不管750gev的特征峰是否值得花上一整年的时间去深入挖掘,不管担任理事长的陆舟一意孤行启动该项目是否有架空理事会的嫌疑,至少学术本身是不应该预设立场的。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六十年前。